从来往改名“点点虫”看阿里巴巴多维的社交布局

阿里巴巴旗下的来往有了新动作,而且是其自2013年9月诞生以来的最大动作——从6.2版本开始,它将正式改名“点点虫”,“来往”这一名称将不再沿用。
改名的思路看似有些不着边际,但根据相关工作人员的介绍,“点点虫”这一名字来源于一首民谣儿歌,所透露出的寓意指无所顾忌,像小孩子一样敢说敢秀。基于这一命名内涵,点点虫将从垂直细分市场切入,聚焦于90后一代年轻人的社交。
改版后,点点虫将在功能上做减法,主打此前来往比较受欢迎的功能——“阅后即焚”和“扎堆”,同时瞄准年轻用户的需求,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场景升级,11月18日起,用户只要更新至6.2版本,便可体验到“点点虫”的全新特性和功能。
功能上做减法
原来的来往App,为用户提供了语音、短信聊天、信息阅后即焚、手写涂鸦、扎堆、有声动态表情等多种多样的功能,更名后重新上路的点点虫在功能上做了明显的减法。
通过App介绍,我们可以发现点点虫的功能主要分为IM沟通和兴趣分享两方面,“阅后即焚”和“兴趣扎堆”则是点点虫的两个核心特色,基于以上功能,用户可以获得不同体验的沟通和分享方式。
“阅后即焚”作为点点虫的核心功能,为年轻用户提供一个展示真实的自己的平台,可以毫无顾忌地让他们发表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以单独沟通的“阅后即焚”为基础,点点虫增加了群聊中的阅后即焚,这属于独创的新功能,其他同类产品还没有这一功能。

点点虫目前提供两种阅后即焚模式,其一是自动模式,退出聊天界面后,聊天消息便会自动消失;其二是倒计时模式,根据文字和图片消息提供不同的倒计时模式,文字长度决定倒计时时长,图片内容长按打开后最长展示10秒。
另外,在安卓手机上,点点虫禁止聊天界面截屏。iOS手机在截屏时会有消息提示,从真正意义上做到阅后即焚。
瞄准年轻用户的细分市场
对于互联网圈内人来说,始于2013年的来往,肯定不陌生,当年阿里巴巴集团全员all in力推来往的浪潮似乎就在昨日。然而经历了一段泡沫之后,来往的声势持续走低,直至如今的更名再战。
据称,点点虫的面世,并不是要跟某个对手竞争,而是要做出自己的差异化特色。
未来,点点虫将主打年轻用户这一细分市场,走差异化路线,为90后年轻一代提供更炫酷的沟通交友方式。点点虫的目标用户基本上集中在18-26岁人群,希望能给这些年轻用户提供一个专属的、充满年轻人之间真实交流的平台。
因此,点点虫作为一个垂直场景的IM,除了在沟通模式上走差异化的路线,还将为敢秀自己的90后的量身打造分享平台。“年轻人可以放心地在点点虫上聊八卦、聊电影、晒美食美女、吐槽身边的人和事,真正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和专属于自己的、充满了年轻人之间真实交流的舞台。”相关负责人这样介绍说。
切入细分市场,将是点点虫未来的主打方向。
多维打造阿里社交圈
提到来往,就绕不开后起之秀“钉钉”,后者也是阿里巴巴在社交领域的一大尝试,也是一个典型的细分市场逆袭案例,并且隐隐有成为阿里巴巴在社交领域拳头产品的趋势。
在2015年之前,还没有人知道钉钉,今天,钉钉已经成为企业级市场里最炙手可热的产品。据官方数据统计,截止10月底,钉钉已经拥有超过80万家企业客户,并且还在以每月10万家以上的速度增长,而这一切都在短短10个月之内发生。
在8月31日的阿里钉钉C++战略暨开放平台生态发布会上,钉钉的创始人陈航(花名:无招)曾表示,“钉钉将持续与isv等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基于统一通讯能力的企业商务沟通、协同平台,为中小企业带来云和移动时代的移动办公解决方案。”
无论是钉钉还是点点虫,背后折射出的是阿里巴巴始终向往的社交梦想。近几年,阿里巴巴在社交领域的投入一直没有中断,除了自有的阿里旺旺、来往、钉钉以及更名后的点点虫,阿里在资本市场里也针对社交领域产品进行了多次的试探,新浪微博、陌陌都有鲜明的阿里巴巴资本烙印。
至今,阿里在社交领域的布局已经初见端倪,在自有产品上,阿里旺旺依然坚守已有的阵地,钉钉会接过移动端的主力位置,持续以商务细分市场切入,抢占用户,而更名后的点点虫会另辟一条蹊径,帮助阿里巴巴拿下年轻用户资源。
除了自有的产品外,阿里巴巴在外界通过资本布局的几个战场同样不可忽视,新浪微博自然不必多说,时至今日依然是中国市场上聚汇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领域用户的主阵地。而陌陌在经历了多次的调整转型后,也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以此看来,阿里巴巴虽然是以电子商务为主力业务,但是其对于社交领域始终怀有很深的期望,经过数次自创、资本运作后,以钉钉为首的多维立体社交矩阵已经基本成型,多个细分市场的合力将会让阿里巴巴的社交梦想更加丰满。
(编辑 周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