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天价学区房,这里5万能买200平!他们不做“北漂”去“景漂”-天下网商-赋能网商,成就网商
文 / 天下网商记者 姜雪芬
编辑 / 陈晨
拥抱每一个认识的人,带儿子去钓鱼、野营、夜读,陪妻子走更长的路......这些在健康人看来再寻常不过的事,成了刘凌峰的遗愿清单。
一直以来,刘凌峰是一个拼命三郎,长期熬夜加班,频繁出差、抽烟、喝酒是他的常态。今年6月,他被确诊为胃癌晚期。一个月时间,他从150多斤的壮汉,变成了体重不足百斤的瘦弱男人。生命进入倒计时,他思考用透支生命的方式,拼下一份事业值不值得。
在千变万化的互联网时代,这种焦虑被进一步放大。人们一面厌倦上下班需要花2个多小时,加班到凌晨,大半工资还了房贷的生活,一面又无法不向现实低头。他们焦虑工作和生活,该如何选择?
换一种活法,两者或可兼顾。在景德镇,有一群人过得跟刘凌峰截然相反,他们从大城市迁徙于此,做着手工陶瓷活,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桃花源生活。在这里,互联网不再是焦虑的放大者,而成了连接乌托邦和现实的纽带。互联网给了他们生存和事业,也给了他们更多空间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景德镇
漂在景德镇
搬一把竹凳,坐在景德镇湘湖村民房二楼的走廊里,30多岁的江华盯着对面的山和水,发了两个多小时的呆。
江华
此前十年,他在深圳当设计师。为了增加生存的筹码,他每天忙着见客户、调研、拜师,连走在路上,也会盯着路边的广告牌,观察设计元素。2013年因为儿子出生,江华终止了两点一线的上班生活,创立了自己的设计公司,为生活打拼。
忙碌的日子里,他爱上了喝茶放松紧张的神经。和茶友论茶间,他萌生了做自己设计师品牌的想法,淘宝店“山水间人文茶器”就这么开张了。
到山间采茶,也是江华喜欢的事情。
一年后,一边在淘宝上卖着茶叶,一边研究茶具的江华,跑到景德镇考察。景德镇为千年瓷都,陶瓷原材料丰富,当地分布着大大小小大瓷窑,而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国营瓷厂改制,释放了大批传统制瓷手艺人劳动力。江华作出了到景德镇试水3~6个月茶具生意的决定。
月光洒进民房,望着月色笼罩下的山,江华喜欢这种宁静的美,于是设计了山月杯。
面对着远山和清河静静发呆的那个下午,他记起了小时候四川达州老家的山水村。那时,放牛、砍竹子、看清泉、看大山是他每天的工作。瓷都小村庄里的一切,承载了满满的乡愁。他祈祷,如果生意顺利,将把妻儿父母接到景德镇,就此定居。
江华看着工作室对面的青山,汲取灵感,设计产品。
举家搬迁的日子比想象中来的更早一些。他忙活了3个月,设计并生产了几款融入传统文化、简单自然人文风格的水杯,挂在网上销售。恰巧,搭着淘宝极有家流量红利,第四个月开始,销量呈爆发性增长。看到势头不错,江华花几万元租下了离村中小河不远处的两层民房,和家人一起,当起了“景漂”。
夏日的傍晚,江华常常带着孩子到清河里游泳。
像他这样漂在景德镇的年轻人,还有一波又一波景德镇陶瓷大学的毕业生。与迁入此地边做生意边寻找另一种活法、寄托乡愁的江华不同,从毕业之初就避开了大城市竞争的他们,显得更为出世。
刘其弈和陈知音是一对住在当地山里的神仙眷侣。2010年,大四时,到景德镇实习的知音被在街边摆地摊,正卖柴烧瓷器的湖南老乡其弈吸引。一星期时间,他们成为恋人,后在2012年花4万8千元,买下了一栋位于山脚下、年久失修的两层约200平米的简易民房,用了两年时间,边赚钱边修缮房子。
坐在自家院子里,品茶观景是常态。
在柴烧器物在市场上还是稀罕物的那几年“捏什么都能卖出去。”其弈的淘宝店曾登上行业第一。后来,为了作出更有自然美感的柴烧产品,他在自家后院花几个月时间,用砖垒了一座柴窑,从产品设计到生产亲力亲为。按照精明生意人的逻辑,用不了多久,他的柴烧生意将迎来大爆发。
其弈花了几个月时间,用砖垒柴窑。
可是他们却用积攒的十几万元,计划在2014年进行了一年的自驾旅行,还在网店贴出告示:部分商品下架,待一年后回到工作室再重新上架。 在他们看来,“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让人来不及思考弊端,想要一辈子做下去的事情,不需要着急。”
知音和孩子在山林中玩耍。
慢生活,慢生意
江华面对客户十几万元的大订单时,不是没有心动过。那个时候,他店铺杯子的月产量在2000多个,客户下单一次性购置几万个,且抛来常年合作的橄榄枝。一想到要加班,累死累活做代工,与在深圳忙碌的日子并无两样,他拒绝了合作。
他其实更担心,一旦开闸,自己所坚守的品牌理念、风格会被蚕食,失去了精神的安宁。他在工作室里,放置了古琴、鼓、毛笔具有国学气韵的物件,看着不远处的山,创造灵感袭来,青山、远山、星月、梦马、仙鹤等系列产品由此诞生。
因为在睡梦中梦到一匹飞马,江华便设计了一款梦马杯。
虽然没有了最初的爆发性成长,但随着平均每个月一次的新品上新及常规促销活动,网店销售额连年递增,他在当地购买了一套新房子。夏日的傍晚,他带着5岁的儿子在几十米外的河里游泳,享受着过慢生活,做慢生意的日子,吟说着“一杯山水,江湖宁静”。
经过一条老石桥,在森林的入口处,旅行归来后的其弈和知音,将“烂尾楼”改造工程收尾。青砖瓦房的一楼用作工作室、餐厅,二楼为储物间、卧室,两座独立的房子中间以半开放式的楼梯和走廊连接。推开前门,是一片稻田,后门小院里,山中杂草、植被和花肆意生长着。
青砖瓦房外,一年四季尽是风景,知音喜欢山花烂漫的季节。
平日里,其弈据灵感进行随性的创作设计,知音时不时运营一下网店。没有固定的创作周期,没有上新计划,他们平均每年只烧制两、三窑,几百个产品。俩人看着木材燃烧产生的灰烬和火焰窜入窑内,不同木材的落灰产生蓝色、青色、灰色自然釉面依附在坯体上,感叹于产品既保留了制作痕迹,又温润、内敛。他们痴迷于这种自然美。
熬夜烧窑
但比起工作,他们更痴迷于回归自然的生活。
知音喜欢做饭。一日三餐,有朋远来,她根据应季食材,变换菜谱,用其弈烧制的餐具盛放美食。除了种菜,他们还承包了一块田地种稻米,进山挖笋、采茶、炒茶、烘咖啡豆样样精通。
他们承包了一块稻田,种田变成了一件乐事。
在养鸡听蝉,用山泉水烹茶的日子里,他们偶尔也会心血来潮做几个别样新品。夫妻二人倒也不急于出售,用手机拍照后,随意地挂在店里。茶具销售好一些的时候,每月能带来几千元的收入,加上偶尔出售的面包窑等大件产品,一年下来,夫妻二人能有十几万元的收入,足够维持生活开支。
去年,女儿茶茶出生。知音记录了越来越多幸福的瞬间:看到父女俩在小院茶树下泡完温泉,都香香睡熟的样子;前日被暴风雨袭击过的老房子,多了一处观风景的视角;夏日傍晚,一家人到河边游泳野餐……
山风穿廊而过,茶茶在工作室门外逗狗,其弈在仓库里打包产品。他将400、500百元的茶杯,用一堆纸团包装好后,骑着电瓶车,载着妻女到一公里远、河对岸的快递点发货,之后再在河里游完泳后返回家。
在青砖瓦房里,一饭、一蔬、一娃、一狗,对他们来说,制陶、开店变成了爱好,而生活才是主业。
天气好的时候,他们带着孩子和狗一起去爬山。
此心安处是吾乡
比起在大城市里被裹进成倍放大的焦虑,在云雾间有个小小的家,知足常乐,山居岁月,无我无争成了不少住在村子里“景漂”们的共态。
然而在桃花源般安逸的日子里待太久,江华担心对外界的敏感度降低。对于部分独立自主设计师来说,离时尚潮流元素越远,意味着离江郎才尽越近。山水元素是精神的寄托,灵感的缪思,但不是设计、生活的全部。
人的需求会发生改变,产品不能成为脱节的古董。为了做好平衡,他隔段时间回一趟深圳,保持对时尚审美的敏感性。他虽然拒绝了追逐正热的直播风口的建议,但也在看山看水之时,偶尔羡慕起直播的高转化率。
不远处,面河而居的泥匠走心之作淘宝店主冯菲则在今年玩起了直播,将以往几十多元、上百元的手作拇指花盆、造型复杂些的花盆进行促销,吸引了不少粉丝购买。
冯菲在直播做花盆。
在一众主播熬通宵、拼语速的环境里,直播间的销售数字不惊奇。但“满足了小资生活”,显然已达到冯菲的期望。
冯菲小时候父母常年在广东打工,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和祖辈一起玩泥巴捏笔筒,将其放到火堆里烧制,成了她童年的快乐回忆。从景德镇陶瓷大学毕业后,她没有回到四川老家,而是跟来自辽宁的男友在当地安了家。前三年,她的生活主要围绕着不到3岁的女儿,偶尔做手工赚点钱补贴家用。
产品摆满桌子
孩时捏泥巴的爱好可以赚钱,是一件很辛运的事。但她不想被钱和生活完全绑架。因为不想限制想象力,她极少接受定制做两件完全一样的产品。直播间的买家多为老客户,倒也习惯了她的秉性,遇到喜欢的孤品果断拍下,备注“攒多了一并发货”。
她用泥巴构筑了一个童话般的陶瓷世界,坐在月亮船上的小女孩,趴在沿边的萌宠、蘑菇、水果都成了花盆的装饰物。看着窗上的多肉和不远处的青山,做着喜欢的手工,听着轻音乐的她如今感到踏实、心安。
已被拍下但还没有发货的产品
在外界看来隐居山村的其弈和知音,对时尚元素和直播新玩法依然毫不关心。纵然有了孩子后,他们也没有购置新房。在山野间成长的、一岁半的茶茶闪着大眼睛,眼里盛满自然的灵气。
在其弈的认知里,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比起考虑为她积攒财富,给自己强加赚钱的压力,他们更想传授一种美的生活态度。“村子附近就有小学,中学学校可以安排住宿,”他们表示未来也没有搬出村子、到大城市定居的打算。
其弈和孩子偶尔会在当地集市上摆摊
也许,把孩子放在身边言传身教才是最好的教育,贵族学校条件再好也永远不会教一个孩子,脚踩青苔、手拂溪水是什么感觉。
对这些生活在山里的景漂来说,山风和虫鸣,鸟语和花香,此心安处是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