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要开300家店,如今只剩3家,乐天百货在中国经历了什么?-天下网商-赋能网商,成就网商
天下网商记者 章航英
“我们很遗憾地通知大家,我店将于2019年3月12日当日闭店后停止营业……”
天津市民看到乐天百货发布这条公告,应该会觉得熟悉。去年12月,天津的另一家乐天百货天津东马路店也以同样的方式关店。至此,也宣告了乐天百货告别天津市场。
随着乐天百货近两年在中国市场的低迷,以及高达1400亿韩元的亏损,决定了其及时止损的紧迫性。
在这之前,乐天旗下零售超市乐天玛特已经退出中国市场。从超市到百货,乐天在华业务走向全面溃败。
乐天百货中国门店仅剩3家
记者打开乐天百货的官网,随意点了几个产品,都链接到一家微店,且显示均为“已下架”。
官网首页上优惠信息栏上,还显示着天津东马路微店的宣传,而这家店事实上已于去年关停。乐天百货官网的介绍,仍旧显示在中国的5家分店,包括已经关停的天津的东马路店和文化中心店。
韩国五大集团之一的乐天在全球近二十个国家发展业务,中国无疑是一个颇受重视的市场,乐天华业务占据其整个版图的29%,而韩国乐天免税店排队购买的人群中,大约有7成来自中国。
乐天百货2008年进入中国市场,计划是十年后增至20多家门店。不过如今,天津两家乐天百货关停后,它在中国的门店将只剩下3家:威海店、成都环球中心店和沈阳店。
早在2018年,《韩国经济》就曾报道乐天有意退出中国,而天津的两家乐天百货和威海乐天百货是租赁场地,可能将首先关停。如今乐天百货退出天津市场也验证了这一推测。而位于沈阳和成都的两家店还在乐天综合体内,短时间内不会关停,并将继续寻找新的买主。
乐天玛特的前车之鉴
去年7月,韩国媒体报道,乐天百货将计划出售在中国的门店,原因是无法承担日渐高昂的运营成本。
如今的情况看来,乐天百货可能免不了和乐天玛特同样的命运:高调入场,黯然收场。
2008年,乐天玛特挺进中国市场,一举收购北京万客隆8家门店,第二年又以60多亿元收购了江苏时代超市。它的目标是2018年门店增至300家,实现2000亿元销售额,成为 “亚洲零售业之最”。
乐天的雄心壮语与这之后的境遇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乐天玛特在中国的经营每况愈下,亏损连续扩大。事实上,自2012年开始,乐天玛特就开始了关店程序,并连续接触各种买家止损。不过那时,乐天玛特仍旧看好卖场前景,在作价上仍有坚持,因此交易一度搁浅。
转折点在2017年,乐天中国的业务陷入动荡。乐天玛特以14.6亿元向物美出售了北京的21家分店;第二年,又以16.8亿元将上海、江苏等50多家店铺出售给利群集团。变卖的店铺占到门店总数的9成,剩下的10余家店面也陆续关停,宣告乐天玛特彻底退出中国市场。
乐天掉队新零售
2018年乐天玛特关店潮时,乐天中国负责人接受采访称,在中国的零售市场因为网购等新业态冲击,市场竞争激烈。虽然在讨论相关应对策略,但是没有确认任何具体方案。
而他们似乎直到现在也没有商讨出有效的方案。不过,在零售革命的大势面前,乐天难挽狂澜。
与众多外企一样,乐天进入中国市场经历了水土不服,这需要企业以相当大的本地化策略应对。但是,乐天在进入中国后在很长时间内不改变经营策略,在业务模式上也过于依赖韩国本国市场。甚至在人员任用上也大多任用韩国人员。由于韩国总部高层人员不熟悉中国市场,不了解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比如门店设置、选品、定位上都与中国市场存在偏差,比如一开始选择了中国消费群体不甚了解的韩国中高端品牌,造成长期的业务亏损。
无奈之下,乐天急于求变,比如决定将人员设置本地化,撤回韩国员工,引进中国籍职业经理人,并对其充分授权。不过彼时中国的零售环境已发生巨变,传统大卖场失去了吸引力,整个零售业积极求变,出现了许多新的面貌,比如将卖场与生鲜和餐饮模式结合等。
这几年,传统卖场纷纷与互联网巨头牵手寻求转型。2017年,高鑫零售牵手阿里巴巴对大润发进行了线上线下联动的升级改造,比如打通数字化、入驻“淘宝心选”、探索发展盒马等新业务等。
这场新零售的革命带来未来无数新的可能,而乐天无疑在这个历史大潮中掉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