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焱:创业不是时尚活动,伟大是熬出来的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整理/天下网商记者  陈梦凡

•现在是年轻人创业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大家一定要在创业的过程中保持冷静的头脑,伟大是熬出来的
•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最有效的手段被证明不是政府,而是VC。VC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非常巨大的作用
•创业和创新基本上关系不大,不是创业人多了创新人就多


进入2016年,中国创业创新形势如何?创业者要何去何从?1月8日,“风投教父”、赛富亚洲投资基金创始管理合伙人阎焱在2015创业邦年会发表了他的看法。

《天下网商》根据阎焱主会场发言及媒体群访整理如下:

现在是创业最好也最坏的年代
其实创业是很好的事情。在全世界来看,总理成为创业啦啦队,也确实很罕见。

这个时代对年轻人创业来说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首先就是钱多。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政府通过国家手段和各种预算,对创业者这么倾斜。比如对于武汉这样并不太发达的城市,能拿得出2000亿来投入。我的家乡安徽也是成立了2000亿的母基金。

但是钱多人傻,大部分做基金的人都不懂基金。超过一半的之前没有做过基金。好的地方是,给年轻人启动创业的成本很小。传统行业开餐馆租房子,启动成本非常高。我有两个北大学弟就在宿舍里开手游公司,月收入超过1000万。这种情况只有移动互联网时代才有。还有,现在这个时代的榜样是雷军马云。我们那年头的榜样是焦裕禄、雷锋。所以,现在被学习的榜样已经是一群大家能学习、够得着的人。不好的地方是忽悠太多!你是不是适合业,能创业?创业变成了一种运动和风潮,变成了fashion,现在年轻人聚会,不说自己创业都不好意思。

大家聚在一起创业,呼口号,热气腾腾的。其实创业是孤独的,而且在你最困难的时候没有任何人能帮你,因为你要做一个决策者。年轻人看到的是耀眼光芒。但伟大是熬出来的。

之前,毕业生的第一选择是当公务员,我是很忧心的。但是从2014年以后,尤其是到了2015年,20中国创业人数突破新高。作为投资界的人,看到很多有才华的年轻人不做公务员的确很高兴。
但是我很担忧,因为口号喊的太多。像前面提到的以国家为背景的基金能否收回来?投资之后的钱能否收回来?没人去考虑。如果收不回来,出现江西赛维这种企业,纳税人的钱投资打水漂怎么办?谁负责?

和中国传统行业的惨淡对比,2016年创业是最火热的,这确实是个最好的时代,但是希望大家一定要在创业的过程中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要当成时尚活动,创业是个过程,更多的是坚持,希望所有的创业者在新的一年要坚持,伟大是熬出来的。

VC是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最有效手段
对于投资人来讲,赚钱就两种方法:一种把“蛋糕”做大,一种是套利。比如股票市场:一种是价值投资,长线;一种就是套利,短线。在私募领域的套利可能更长,几个月或几年的过程。做“蛋糕”则五年七年十年都有可能。两年前投我买网,当时不到1亿美元的估值,现在已经十几亿美金的估值,称得上是独角兽了。

现在只有在极少数领域,创业企业是可以快速成长的,比如游戏行业,一个企业可能从创业开始到上市就两年时间,但是在大多数行业里都是要很漫长的时间。比如今天的阿里,阿里从创业开始有十几年都不赚钱,而且每一个时刻都可能死掉。

可能很多人对于投资人都有一个印象——“门口的野蛮人”,认为投资人特别贪婪、只认钱、冷血,其实不是这样的。第一,在人类历史上,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最有效的手段被证明不是政府,而是VC。第二,即使大的PE,无论是控股投资的、套利性的,或者“对冲基金”,这些基金的存在使得资本市场更有效率,如果没有这些基金的存在、没有套利行为存在,资本市场是无效的。所以风险投资基金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非常巨大的作用。

另外风险投资的核心从来没有改变,专业性需要很多年的积累,我说过:在这个行业里面要待一万小时,投一亿美金,才能成为一个基本合格的能够做独立判断的投资人。而一万小时就是11年。谁要是告诉你,去年开始做投资,今年赚大钱了,这是非常小的概率事件。

创业与创新关系不大
创业和创新基本上关系不大,不是创业人多了创新人就多,不是这样。过去我们在中国投资二十多年真正有中国原创的技术很少,几乎我们投资所谓的原创技术的公司,全都失败了,中国真正有原创技术的是非常少的。你还记得咱们说中国当年国家投好几千亿做的CDMA的通讯技术,中国移动第三代,3G搞了中国特许经营,中国投了好几千亿,现在全都浪费了,是4G了,更多与中国的社会制度和文化有关,中国的文化是速食文化,当官角度来讲,我当书记,下一届我不知道哪天不当了,我希望在我任上多做一点贡献。经济上,商业上大家都希望尽快,不知道哪一天就把我抓了,在中国包括学术,中国的行政、政治对学术的干预政策,所以真正的创新在这种环境里是非常难以诞生的。

中国的创新者忽悠较多,真正聪明的官员们其实是少数,但是他们都非常聪明,政治上非常聪明,对业务上懂得非常少。我们这么多年看到真懂经济,真懂业务的领导,都激动得不得了,每天关注的新闻点完全不一样,你要指望一个领导真正很懂很难。

创业这件事再砸钱只会增加创业的项目和人数,但是成功的比例、创新的比例不会高。创业成功的比例只有1%,这是基本不变的。

如果说对创新有一个建议,那就是重新回到市场。创新是来自于个体的冲动,说句老实话,政府的干预越少,制度的干预越少,创新越成功。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