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宜家求转型,新零售是机会吗?-天下网商-赋能网商,成就网商
天下网商实习记者 章航英
据路透社报道,最近宜家推出了一款新的AR应用程序,顾客可以远程购买在自己家中展示的商品,比如输入自己房间尺寸、品味喜好,定制合适的家居产品,就可以下单。
宜家表示,这个应用程序结合了在线体验与市中心购物体验,将会从法国与荷兰开始逐步向中国在内的8个市场推出。这款应用的前身是宜家两年前推出的增强现实应用,不过那时人们还无法在其中购物。
一直以来,“保守”都是宜家的策略。不过,以线下体验见长的宜家,正在作出转变。
今年以来,宜家在线上零售布局加快了脚步。先是表示可能将在阿里巴巴、亚马逊等网站上销售产品,然后又透露要做一个不仅卖自家家具,还卖其他品牌的线上家居网站。
去年年底,宜家首席财务官Juvencio Maeztu表示,宜家正处于为期四年的转型期。过去75年,宜家一直沿用相同商业模式,现在将彻底改变公司,为下一个75年做准备。而在中国,宜家的转型可以更精确的概括为是一场为期四年的“新零售”试验。
刻在骨子里的“谨慎”基因
十多年前电商业务在宜家提起时,就遭到了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的反对,他担心线上业务将影响线下的客流量,而“客人在线下店逛时,总会想起买些什么”。他不愿失去这部分生意。
创始人的风险偏好深远地影响了这家企业的风格,逐渐凝固成为企业的DNA。在宜家“圣经”《一个家具的誓约》中,有着“制定一步登天的计划往往导致公司灭亡”的告诫。
这样的担忧并不是全无道理。宜家精妙的卖场设计至今仍为人称道,延伸的业务如宜家餐厅等也贡献着不小的收入。按照历年比例,餐饮在宜家中国的营收大概占到10%,2018年中国宜家餐厅的收入达到近15亿元。去年宜家中国共接待了接近1亿人的游客,而其中近三成只是为了去宜家吃饭。
区别于普通货物,家居产品具有高价、大件、低频的特殊性,运输成本高昂,也需要面对不小的退换货成本。宜家sku的丰富程度,也增加了其线上销售的难度。
不过,随着技术演进升级、消费习惯变化、新的零售物种的冲击,面临增长放缓的宜家不得不加快了转型的脚步。
2018年,宜家的销售额增长率跌到了只有2%。净利润下滑至14.7亿欧元,下降幅度超过40%。宜家中国2018财年销售额超过147亿人民币,同比涨幅9.3%,这是近四年来首次个位数增长。两年前,增速还是19.4%。
3年前,宜家才在中国大陆开启线上购买服务。而在这之前,宜家已经实行了长达两年的试运营。直到去年底,宜家中国网上商城才正式上线,配送城市逐渐放开,如今已经增到了227个配送城市,小件家居与配饰运费9.9元。
宜家中国网上商城截图
即使如此,相对国内零售业的巨变,宜家的动作还是显得太慢了。
目前,宜家中国网上商城仍只有简单的商品介绍与销售功能,且页面简陋,甚至没有商品的详细介绍和买家评价。
与之相对应的,是家居新零售的凶猛发力。2018年,家居卖场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纷纷与互联网巨头阿里与腾讯在新零售领域展开合作,在去年双十一交出了160亿和120亿的战绩。而去年10月份全国家具卖场的销售额一共也只有970亿。
不得不承认的是,家居行业的界限已被打破。家居卖场利用大数据进行了线上线下的改造,不仅在卖场经营效率、用户挖掘等方面凸显优势,线下门店也有向综合购物中心转变的趋势。宜家的竞争力正逐渐被削弱。
一场为期4年的新零售试验
2018年末,宜家宣布在全球范围内裁员7500人,并宣布在电商与体验中心等方面招新1.15万人。其中,将在中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和市中心商业模式等领域新增3200个岗位。这被称为宜家“公司史上最大的战略转型”。
强大供应链,在郊外设立平价家居市场,提供特色的线下体验,是宜家商业模式的“杀手锏”。不过现在,家居线下流量不断被蚕食、零售业版图也正发生着巨变,宜家需要考虑新的消费场景需求。
比如,把店从郊外开到市中心去。宜家在全球市中心开起了小型门店、体验中心、宜家酒店与办公楼等。
目前,中国市场上宜家的门店包括三种类型:提订货中心、体验中心和百元小店。
最近几年,宜家将大部分仓库改造成线上订单分销中心,并在多家门店实行线上下单线下取货服务。2017年3月,宜家在北京五棵松开了继温州后第二家提订货中心。一年后,宜家对它进行了改造,升级成了宜家全国首家体验中心。
除了增加销售面积、增加展品之外,体验中心最大的变化就是将其仓储性转变为电商辅助前置仓,附近的居民也可以来此方便地购物。
此外,宜家五棵松体验中心还可以体验到新零售的购物方式。比如通过互动显示屏找到心仪的商品,确认生成清单二维码下单。
网上商城、体验中心、AR应用之外,宜家还推出租赁业务、与微信合作成立快闪店、与小米进行智能家居合作等。
宜家对线下消费有70多年的经验,对线上消费者的喜好却缺乏经验,零售前端新的变化传递到整个企业架构和运营方式不可谓一场风暴。新零售试验将会将宜家带入下一个怎样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