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和百度换股之后,携程究竟要去哪儿?
10月26日晚,百度和携程达成换股协议。换股完成后,携程成为去哪儿的最大机构股东(非控股),百度也成为携程第一大股东(非控股)。
分析普遍认为,通过此次换股,携程和去哪儿由原来的纯粹“竞争”转变为“竞合”,对二者以及百度都有利。
以下是各方对此事的解读:
虎嗅网作者Eastland认为:换股对双方都是好事:携程、去哪儿在过去激烈的价格战中消耗太多,带来的亏损太大。而美团的酒店业务迅速增长,大有赶超二者的势头。另一方面,阿里“去啊”高调上线,并投资了穷游和在路上。业内的激烈竞争使得携程、去哪儿将太多精力消耗在“你死我活”的价格战上,没有更多精力拓展新的业务。
财新在《百度下注在线旅游 推去哪儿、携程股权置换》一文中指出:携程面向商务人群,是将线下酒店、旅行、机票等搬到线上的重资产模式,而用在线旅游搜索的模式与平台合作,重在比价,更加大众化。因而双方能够协同互补。
资深财经媒体人尹生在其公众号中发文《携程去哪儿?中国最大O2O联合体!》:这笔交易使得携程和去哪儿可以减少非理性的价格战,并减少重复投资,使各自能够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就携程而言,它可以进一步强化自己在全球网络与线下交付环节的投资,从服务闭环中获得更多价值,而去哪儿则可以专注于技术和入口建设,通过在长尾市场提供高效的分发和匹配创造价值。
百度当年投资去哪儿,是希望去哪儿能够成为旅游流量入口。而后来去哪儿发展有限,并且不断烧钱亏损,成为了百度一直想出手的“包袱”。百度要把去哪儿卖给携程的传闻一直不断,业内认为一直是细节谈不拢。一篇名为《深八:王兴戴上了婚戒 却改变了去哪儿的命运》的分析认为:百度之前的战略在于整合去哪儿和糯米,发展O2O。而美团大众的合并,给糯米带来巨大压力。所以百度加快了甩掉包袱的步伐。携程和去哪儿停止烧钱竞争,百度则利用携程和去哪儿的巨大市场份额成为了在线旅游行业的最大赢家。
短期来看,百度止损盈利。长期来看,百度受益更多。尹生认为,预计新的联合体今年的交易规模将超过美团点评联合体,算上糯米和外卖,百度系将稳坐本地生活O2O交易规模头把交椅。更长远地看,当一个中国游客前往国外旅游,或者一个国外游客来到中国时,百度在全球的O2O资源就将有机会发挥协同效应。
《京华时报》引用分析人士的观点认为:未来双方在补贴等领域将达成默契,将会对中国在线酒店预订市场形成垄断,对用户高额的补贴将不复存在。但从长期来看,携程和去哪儿会将更多精力放到提升服务、开拓新业务上,对用户而言并非毫无益处。
易观智库《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年度综合报告2015》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798.2亿元,增长率为28.3%。到2017年,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预计将达到5000亿美元,市场将逐步进入成熟发展期。而在线旅游在中国旅游产业的市场渗透率还非常低,仅有8.3%。
36氪作者尧异则认为:这一笔重构意味着 OTA 时代进入后鼎盛时期——国内在线旅游市场不太可能再有玩家以OTA的形态挑战 “携程-去哪儿联盟”。旅游行业需要寻找新的在线机会。
其实早在今年6月,资深财经作家程苓峰就预测了携程与去哪儿的“战争”:江湖演变,行业革新,一直不停歇。从B2C到C2C,再到现在的P2P。社会化浪潮扑面而来。具体到旅行这个领域,“社会化库存”已展露头角,Airbnb、Uber们兴起的速度比之前的一代更快。任何一个领域,都可能被突然从地底下冒出来的对手打乱阵脚。在这个行业,几乎无法准确预测下一个对手的模样。比如团购,利用强悍的地推快速进入酒店业务,用一种看似另类的逻辑建立新的入口。很难用传统思维预知它们的下一步。
延伸阅读:
http://www.iwshang.com/Post/Default/Index/pid/40997.html
(编辑/陈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