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迷局:视频霸主归何处,前度妖股今又来?-天下网商-赋能网商,成就网商
文 | 钱跃东
2019年刚刚开年,A股就悄然踩出底部,以一种近乎暴烈的姿态昂然向上攻击。
从1月2日到3月8日,在短短的43个交易日内,三大主要指数涨幅分别达到19.1%、29.3%和32.3%,而两市成交量则从约2400亿元急剧放大至近1.2万亿元。
各路资金自然闻风而动,在K线图上画出一条条陡峭的曲线。虽然3月8日,市场应声回调,当天仍有超过70只个股收于涨停板上。这批最为活跃的个股当中,有一只曾经声名显赫。它就是PC时代的视频解码器之王“暴风影音”的母公司——暴风集团(原名暴风科技)。
2个月上涨45.8倍
暴风影音曾是PC时代的播放器霸主,据称其PC端份额一度超过70%,是仅次于QQ、迅雷的国民级软件,但对资本市场来说,“暴风科技”是一个远比“暴风影音”更加振聋发聩的名字。
2015年3月28日,暴风科技正式登陆创业板。
对于暴风科技来说,这实际上是一场迟到的盛宴。2011年,暴风科技已经准备在美股上市,但因美国做空机构集中猎杀中概股,被迫转而谋求在A股上市。然而,由于A股IPO持续收紧,暴风的上市计划被迫延宕,直到迎来了2014年底至2015年中的特大牛市。源源不断的增量资金给了IPO开闸放水的机会,暴风科技顺势跻身资本市场。
尽管姗姗来迟,但暴风科技的此次上市,却几乎集合了全部的有利因素:
第一,2015年3月至6月,是本轮大牛市的加速赶顶阶段,市场情绪亢奋到无视资本市场的基本原理,“市盈率”、“市净率”通通让位给“市梦率”;
第二,暴风科技所在的创业板,是本轮牛市中最为疯狂的板块,被称为“神创板”,那些最夺人眼球的明星个股,如全通教育、乐视网等,多出自该板块;
第三,暴风科技旗下的硬件产品暴风魔镜,正贴合其时极为火爆的VR概念,而其硬件终端(暴风TV)与互联网视频平台建设相结合的战略规划,与小米、乐视等互联网企业以硬件为入口、通过内容实现盈利的路径不谋而合,在亢奋的市场眼中,这意味着极大的想象空间。
众多利好加持下,上市之后暴风科技创下了29连板的纪录,并在41个交易日内37次以涨停收盘,最高价摸到327.01元,相当于发行价的45.8倍,而这一切仅在短短两个月内即告完成。
2016年4月,暴风科技董事长兼CEO冯鑫发布致股东信:“不管你信不信,它(互联网娱乐的新型商业模式)一定会出现,并且会呈现出人类商业史上前所未有的商业价值……暴风非常幸运地站在这个跑道的起点上。”
移动互联网的迟到者
然而,声称自己“站在‘黄金十年’起跑线上”的暴风科技,其实是一个迟到者。
暴风科技的起家之作“暴风影音”,是PC时代的产物。1G、2G时代,由于移动数据传输的低速和不稳定,人们使用互联网的主要载体是个人电脑,而观看视频的主要方式是下载视频文件到本地后,应用播放器来解码、播放。这一场景下,暴风影音以其超级解码能力(几乎兼容任何格式的视频文件)而成为用户装机必备软件,据称总装机量突破2亿台。凭借暴风影音的巨大成功,暴风科技“一招鲜,吃遍天”,招揽视频端广告无数,营收及盈利能力均极为可观。
2009年,3G牌照发放,传输速率及可靠性大幅增强,智能手机崛起,互联网载体逐渐由PC机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转移。2009年,优酷发布3G战略,发力手机视频领域,在其后的两年,爱奇艺和腾讯视频先后上线。相较而言,暴风影音在2012年下半年才上线基于IOS系统和安卓系统的移动app,可谓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更重要的是,当播放器转变为视频平台,竞争逻辑已经发生根本改变,应用软件的核心竞争力由解码能力转变为内容的聚合能力。在知识产权保护被日益重视的背景下,版权采购成为发展关键,“用丰富内容黏住用户——用活跃用户数吸引资本——用资本加大版权采购力度”成为视频平台参与市场竞争的不二法门。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分别依傍BAT,而诸如土豆、PPS等曾经风靡一时的视频平台,最终只能在残酷的角逐中纷纷退场。
暴风未必不想通过扩张来保住第一梯队的地位,但A股上市目标所附带的盈利要求像在它的手脚上打了一副纯金镣铐。一位暴风副总裁有一次表示,“暴风在内容采购上不烧钱。”其潜台词是,暴风的内容采购就是走低成本路线,少买或不买独家、少买或不买首轮播出权。
暴风科技在2012-2014年度连续三年都实现了3000万元以上的净利润,这在亏损成风的视频行业内实属罕见。但代价是,在高速增长的互联网视频行业,其规模明显掉队,三年内营收均仅在2-3亿元左右。作为对比,优酷在2014年的营收已达40亿元,爱奇艺也接近30亿元。
在赢家通吃的互联网行业,丧失规模意味着无法在同一层面上参与竞争。暴风无论在优质版权购买还是在自制剧上都显得力不从心,而优质内容的缺失,则进一步导致用户的流失。
一名用户在“暴风影音”app的评论中愤怒地控诉道:“今年过完年以后,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影视作品全部下线…我把软件删除了!会员也到期了!什么时候能像以前那样什么时候再用吧!”
他的愤怒正是暴风困境的真实体现。
舍命狂奔、昙花一现?
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迟到者”的身份,暴风科技在上市后立刻现出了“夺路狂奔”之态。
仅在2015年,“推出暴风魔镜和暴风超体电视,上线暴风秀场,并购稻草熊影业、立动科技和甘普科技,建立DT大数据中心,联手海洋音乐构建流量联邦,联手天象互动打造手游发行平台,以及孵化暴风云视频、暴风加油站、暴风私影、云朵TV 助手、暴风文化等项目。”
它还在公然列出了2016年的三大战略:“一、完成全球DT 大娱乐布局的90%;二、暴风影音、暴风魔镜、暴风TV、暴风秀场四大业务变强壮;三、游戏、影业和体育等。”
但时间逐渐证明,它的战略突围并不理想。
暴风影音在视频平台的竞争中被日益边缘化。在当前的竞争格局中,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处于第一梯队,芒果TV(女性)、Bilibili(二次元)、PPTV(体育)、搜狐视频(自制剧)等以差异化方式混战第二梯队,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也迅速崛起,成为另类竞争者。
相形之下,暴风影音的阵地只剩江河日下的PC平台,智能终端和它似乎没有什么关系。
暴风魔镜的VR概念被时间证明为是一个伪风口——至少在当前,它仍然缺乏可大规模投入商用的应用场景。暴风魔镜在暴风集团2016年年报中还作为一个重要的业务板块被大书特书,譬如“累计实现销量超200万台,稳居国内第一”,但在2017年已经近乎隐形。
暴风秀场、体育、影业等一系列大文娱行业的尝试,仅仅昙花一现后便告终结。
唯一做出动静的是暴风TV。这个2015年开始布局的项目,在2016年实现营收9.3亿元,远超其传统主营业务——广告业务的5.8亿元。2017年,暴风TV带来的营收继续大增至13.5亿元。也正是基于暴风TV的爆发式增长,暴风集团作出了“All for TV”的战略决断。
然而问题是,电视领域的竞争早已惨烈如红海,海信、TCL、创维、长虹这样浸淫数十年的老江湖,年销售额动辄数百亿元,相比之下,暴风TV的10亿级营收不过是个小娃娃罢了。
致命的是成本倒挂。互联网企业做智能硬件的通用套路是低价倾销硬件,用流量赚钱,暴风自然也不能例外。暴风集团财报显示,其销售商品(主要是暴风TV)的毛利率2016年是-15.29%,2017年是-7.15%,如果再叠加管理、销售、财务各项费用,亏损面更不能想象。
“All for TV”带来的财务压力在2018年毕露无遗。据暴风集团2018年业绩快报,其营业总收入下降41%,归母净利润则巨亏10.9亿元。
产生巨亏难免与一次性吃干抹净的财务处理有关,但其财务表现糟糕是不争的事实。
暴风还会刮起吗?
2019年,暴风集团的困扰愈演愈烈。
1月,有媒体指出,暴风集团因陷入一桩1.2万元的工资纠纷而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2月,暴风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及实际控制人冯鑫连续卸下多家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职位;
3月,媒体称,有法院向冯鑫发出限制消费令。
然而,资本市场的情绪却在此时急剧升温。尽管时至今日,A股的投资者构成与往日已经大有不同,机构投资者甚至外资的比例不断提升,市场理性程度有所提高。但是,由于缺乏完善的做空制度,炒烂炒小的坐庄行为实际上根本难以杜绝。无论暴风集团的基本面是好是坏,在二级市场上它只是一堆筹码,供各路资金为之搏杀,股价上天入地,殊难预料。
耳听得人声喧嚣,群情激昂。在一片跃跃欲试的火热之中,暴风集团这个曾经的“妖股之王”,还会刮起暴烈的股价旋风吗?还是会跟随其基本面而急起旋落,泯然众人?
索罗斯曾经说过一句十分著名的话:“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
他没有提到的是,如果人们已经认识了假象,却又假装不认识的时候,游戏将会如何演进。
参考资料
1.暴风集团(暴风科技)历年年报、招股说明书
2.金错刀频道:暴风3年市值暴跌400亿,冯鑫犯了一个致命错误!
3.智能硬件之家:令人唏嘘,当年的暴风集团,现在正处于一场风暴之中
4.新京报:暴风影音上市"不烧钱" 从播放器转型为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