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超越顺丰成为“快递大哥”,靠这招杀手锏一年净赚52亿-天下网商-赋能网商,成就网商
天下网商记者 蒋婵娟
中通越来越会赚钱了。
3月17日,中通快递发布了全年业绩。2019年全年中通净利润56.7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2%,调整后净利润为52.9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0%。
不久前顺丰也公布了业绩快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08亿元。52.92亿元对比42.08亿元,可以明显发现,因为经营业务直接产生的净利润,中通已然超越顺丰。
新一届“最赚钱的快递公司”诞生,中通坐实快递大哥的位置。不论是盈利能力还是市场占比,中通都稳居快递行业第一。2019年,中通全年完成业务量121.2亿件,市场份额19.1%,继续蝉联业务量冠军。
后来居上
2002年5月8日,中通快递在上海成立。
那时,申通、圆通、韵达三家公司已经占据了民营快递的半壁江山,而1993年3月在广州成立的顺丰,也比它先跑了近10年。
在强劲的对手面前,中通开始的路走得并不顺利,成立当天它只收到57票件,也走过了最初三年最难捱的亏损期。
直到2005年,中通迎来了第一个转折点。
这一年,中通率先在民营快递业中开通长三角至广东、北京的跨省际班车。此前,中通的长线运输主要依靠铁路和航空,两者的缺点显而易见,前者受限多、时效慢,而后者成本高,还有一些航空违禁品不能运输。中通快递集团董事长赖梅松认为跨省际班车将会成为新的增长点。
开通跨省际班车后,中通干线网络初具模型。白天在上海收的包裹,晚上从转运中心发车,第二天上午就能抵达广东或北京的转运中心,通过干线其实现了远距离的包裹的“次日达”,这一时效跟航空件相差无几,但成本迎来大幅下降。
这一大胆尝试为中通带来了业务量的快速提升,2004年,其全网的日业务量不足1万票,2006年,日均业务量突破了4万件。
与直营制的顺丰不同点在于,中通也选择了大多数民营快递所在的阵营:加盟制。截止2019年12月31日,中通分布在全国的网点有近30000个,直接网络合作伙伴逾4800家。
数千个加盟商,几万个网点,平衡网点之间的利益是每个快递公司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也成为了走在发展路上中通的困难,但也成就了它第二个重要转折。
在以往的加盟制度之下,网点揽件只需要支付面单费和转运费,不需要为派件端支付任何费用,这种无偿派费的形式,大大刺激了网点对于揽件的积极性。但是,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矛盾逐渐凸显,对于收件量小,派件量大的网点而言,生计都难以维持。
为此,2008年,赖梅松在全网实行派费制,即出件量大的网点必须拿出一部分费用来“感谢和支持”派件量大的网点,从而确保收件、派件方都能赚到钱。
“派费制”通过利益分配和经济杠杆来平衡网络发展,这不仅保障了末端网点派送的服务质量,无疑也提高了末端对于中通投资的积极性,为其网络扩张到更多城市打下基础,也让网点愿意下沉到更小的地区。
在开通跨省际班车和派费制两大创新举措之下,中通这位后起之秀迎来了飞速增长,与各位快递前辈之间的差距一步步缩小。
追赶顺丰
在飙升的业务量面前,中通没有迷失,而是继续走在改革的路上。
2009年前后,中通又瞄上了另一个重要命门:转运中心。在2003年之前,加盟制快递企业基本不自己设立转运中心,但随着一些地区加盟商业务量的增加,与总部的利益冲突逐步显露。
为此,一方面,中通投入资金建立属于自身的集办公、分拨、仓储、生活于一体的新基地,另一方面,则着手对转运中心进行直营化改革。
当时,除了上海大本营,中通业务量最大的两个地区在广州和北京,这两个地区都由当地加盟商控制。除了采用同行的全现金收购分公司股份的方式,中通还给出了另一种新的方案:以股份置换实现加盟转直营。
经过来回拉锯谈判,2010年年底,广东中通作价以14.5%的股份入股总部,到了2011年,北京中通也并入总部,获得12.5%的股权,其中一位股东陈加海套现离场。
随着转运中心直营比例不断提高,更利于中通提升中心操作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发挥重点城市中转环节的辐射带动作用,优化路由规划设计等,从而降低单位操作成本,提升运转效率。正是2011年,中通正式迈入了快递行业的“百万俱乐部”。
中通的网络平衡和稳健发展,也让资本看到了它的价值,2013年年初,红杉资本以购买老股的形式入股中通。随后,中通迎来了意义重大的2016年。
这一年,中通不但在美国纽交所顺利上市,其全年业务量还跃居行业第一。这意味着继2015年圆通业务量超越申通问鼎之后,2016年快递行业的头把交椅再次易主。
不仅如此,财报显示2016年,顺丰的营业收入574.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8亿元。而中通快递2016年全年收入97.89亿元,经调整后的净利润达21.65亿元,在利润率上,中通已经远高于顺丰。
这一变化,让中通更受瞩目。一个直营制,一个加盟制,两个不同阵营的代表开始被放在一起比较。
随后三年,中通在业务量上一直稳坐快递大哥位置,在盈利能力方面也对顺丰紧追不放。
到了2018年,中通全年完成包裹量逾85亿件,同比增长37.1%,营业收入达到176亿元,调整后的净利润达到42.01亿元,这一年,顺丰营收虽然超过900亿元,但是由于新业务投资大,用工成本增加,净利润出现自上市以来的首次负增长,下滑4.57%至45.56亿元。
直至2019年,中通顺利完成逆袭,不仅成为行业内首个全年业务量破百亿的快递公司,其净利润也正式超过了顺丰,成为了最会赚钱的快递公司。
中通的杀手锏
最会赚钱的快递公司如何炼成?相比顺丰,中通有着两大优势。
首先便是抓住电商红利。2008年,中通正式接入淘宝推荐物流平台,上线首日,全网业务量就比前一天直接翻番。踏上电商发展的红利,中通的业务量也在爆发式增长,2019年的市场份额已经扩大至19.1%。
专注于商务件定位的顺丰,错过了电商高速发展的红利期。随着电商在各行业渗透率不断提升,电商件已成为快递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没有抓住机会的顺丰,近些年来在快递业务收入增长上呈现疲软态势。从2014年到2019年上半年,顺丰的市场占有率从11.5%下滑至7.3%。
2019年5月,顺丰高调推出电商特惠件,为了进一步加快在电商件上的脚步,又火速拿下了唯品会的包裹配送业务。但是,晚来一步的顺丰,要从通达系手中抢走电商市场,并非易事。
为了争夺市场,顺丰在去年也不得不以降价方式抢夺客户,凭借着过往打下的口碑,这确实为其在短时间内提振了业务。不过,这也为顺丰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它的时效和服务正在遭遇越来越多的质疑。
而另一面,随着电子面单、自动化设备、智能调度系统等物流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以及加盟制快递企业的直营化改造,通达系的时效和满意度正在迅速提升。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通拥有最大的杀手锏——成本管控。
截止2019年12月31日,中通分拨中心之间的干线运输线路超过2600条,分布在全国的分拨中心共计91个,其中82个由中通自营,9个由加盟商联营,直营率达到90.1%。
采用“主要分拨中心自营+末端网点加盟”的经营模式,相比顺丰的纯直营,中通付出的成本低上不少。规模效应下,边际成本降低。2019年,中通的单票运输成本(运输成本/快递业务量)为0.62元,同比降低8.82%;单票中转成本(分拣中心运营成本/包裹量)为0.34元,同比降低0.04%。
赖梅松总结了过去一年降本增效方面的措施:1、推行的收派费标准体系激发了一线小件员的内生动力,并结合末端资源的部署,降低了揽派成本;2、加大了自动化分拣设备部署的力度,进一步提高操作效能;3、优化自有车队的结构,资源利用最大化;4、继续深化网络结构的扁平,同时不断尝试“点对点直链”的新模式,提升转运效益;5、将全链路时效分环节管控,持续提升每个环节的时效;6、借助金融平台的资金实力,对网点赋能等等。
至于未来,赖梅松表现得也十分乐观:“我们有信心完成超出行业平均增速15个点的业务量增长目标,并保持市场份额的扩大在2个点以上。”
编辑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