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召开首届“权利人共创会” 携百余品牌共建知产保护新秩序-天下网商
阿里巴巴首席治理官郑俊芳在会上做主旨演讲
互联网时代下,电商平台与品牌权利人如何实现真正有效的协同打假?
7月1日,阿里巴巴在杭州召开首届“权利人共创会”,首席治理官郑俊芳向在场的百余品牌代表分享了2016上半年的最新治理成果,并宣布“权利人共建平台”正式上线,这是真正意义上以品牌权利人为中心的全球首个电商+权利人共建体系。
郑俊芳表示,在知产保护问题上“一个都不能少”,只有电商平台、品牌权利人、执法机构积极沟通、结为盟友,才能在复杂多变的互联网环境中打造出多方参与、社会共治的知产保护合作模式,从而获得更好的知产保护体验及效果,形成真正的良性循环。
四大举措解决品牌痛点、降低维权成本
当天,包括LV、Burberry、HP、Adidas等超过100家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内外一线品牌,以及中英贸易协会(CBBC)、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优质品牌保护委员会(QBPC)等7大行业协会齐聚杭州,共同参加此次共创会。
郑俊芳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电子商务产业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产权保护的主场已经悄然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而互联网技术在促进电商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新的手段。“如今,通过合理运用大数据技术,我们不仅能快速发现线下制假基地,更可以挖掘出跨国贩假集团。”
2016上半年,阿里巴巴积极倾听品牌权利人的声音,量身定制四大举措,包括独创了一套以“大众评审”为核心的山寨品牌创新管理模式,用以解决品牌权利人长期以来的维权诉求。“除常规化的投诉受理和线下打击之外,阿里巴巴还重点开展了‘LOGO涂抹治理’、‘山寨治理’、‘扫霾行动’和‘重复侵权治理’等四大行动,分别收获了不错的效果。”郑俊芳介绍,仅“扫霾行动”一项,通过规则宣导、发布拦截、存量清理等手段多管齐下,对“同款”、“仿款”、“媲美”等傍名牌或通过品牌名堆砌引流的商品实行了严格的主动处置。截止到2016年6月,“扫霾行动”已处理超2000万涉嫌不当使用他人权利的商品,不仅使前台展示页变得更加清爽,也使品牌投诉量直线下降了超5成。
阿里巴巴拥有全球领先的主动防控体系。2015年全年,在侵权识别技术的帮助下,由阿里主动发现并拦截的涉假商品量,是品牌权利人投诉后删除的商品量的8倍,而这一数字在侵权识别技术快速升级后得到几何式增长,截至2016年上半年已经高达22倍。也就是说,在权利人投诉某个商品前,已经有至少22件涉假商品被阿里发现并主动处理了。
郑俊芳在会后向记者表示,“这只是我们主动防控体系中的一部分技术,除此之外,我们还建立了全球最专业的图片侵权识别系统,通过图片算法技术实现实时扫描。总之,我们的技术升级都能切实帮助品牌权利人降低维权成本,提高知产保护效率。”
7月1日,阿里巴巴召开首届“权利人共创会”,逾百个国内外一线品牌出席会议并就知产保护协同开展热烈探讨
知产保护亟需权利人协同,否则孤掌难鸣
郑俊芳在会上也分享了电商平台在实施知产保护时遇到的切实困难。她指出,对于大量商标权、著作权纠纷,电商平台对每个品牌的专业知识有其局限性,直接根据模型认定假货受到一定的限制。然而现实情况中,权利人随意鉴定、不配合鉴定,甚至伪造凭证、提供虚假商标投诉授权书等恶劣行为时有发生,极大影响了平台正常维权工作,也对正常卖家的经营造成骚扰。
在最近的一起侵权投诉中,阿里巴巴针对韩国某知名化妆品集团做抽检公正性测试,对其品牌官方旗舰店商品发起抽检,然而该品牌中国团队首次鉴定及二次复检鉴定结果均为假货。随后抽检商品被发往韩国总部,最终鉴定为正品。
“打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单靠阿里一家肯定不行。”郑俊芳表示,因此阿里开发了“权利人共建平台”,邀请已经加入阿里诚信维权机制、有强烈意愿参与知产保护的诚信权利人共同合作。“我们希望通过这种互联网化的共建模式,能够真正赋能权利人,帮助他们提升知产保护效率,降低打假成本。”
“权利人共建平台”上线,首期逾180家品牌加入
“权利人共建平台”是真正意义上以品牌权利人为中心的全球首个电商+权利人共建体系。该平台将根据品牌权利人提供的品牌、产品型号、假货特征等,结合大数据模型进行全网搜索,随时向权利人提供需要进行专业判断的疑似侵权链接。权利人在作出判断后,可以通过诚信投诉账号对侵权链接发起一键投诉,阿里将依据平台规则作出决策。
正如广东金融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姚志伟所言,如果没有网络平台,权利人打假需要到线下去跑市场,不仅成本高,甚至还有很高风险。“到了互联网时代,权利人的成本就是在网络上搜索,然后发送链接——这项工作在美国的办公室就能完成,甚至不用跑来中国。”他认为“权利人没有理由不珍惜这种合作。”
目前,首期已有逾180家品牌加入“权利人共建平台”,它们均是阿里诚信维权机制成员,其中不少还指定了专人管理诚信投诉账号,致力于投入更多资源参与知产保护,提升共建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