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缝中的食品电商:有了自己的标准和实验室,为什么还是躲不过安全问题?-天下网商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摘要:如果不能摆脱食品安全问题的阴霾,对于诸多在生鲜食品行业深耕的电商企业来说,产业升级可能会变得更加遥遥无期。

夹缝中的食品电商:有了自己的标准和实验室,为什么还是躲不过安全问题?-天下网商

新京报2016网络食品消费蓝皮书报告 暨中国食品电商发展研讨会

文 / 天下网商记者 何承轩

食品质量和安全是消费者关心,且最能影响复购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尽管《网络食品安全违法查处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已相继出台,但对于电商企业来说,要实现对质量和安全的把控,并不像看起来那么容易。

现实不容乐观。2017年1月12日,新京报发布了《2016网络食品消费蓝皮报告》,联合第三方检测机构历时两个月完成。报告指出,在食品安全方面,159个样本771项数据的“合格率”达81.13%,其中30个样本微生物不达标。

在这次报告的发布会上,有业内人士指出,不少企业很大程度上依靠“自律”来解决食品安全和质量问题,比如自行制定产品标准和投入设备、资金进行检测。但对于预包装食品和初级农产品,还有一些问题难以解决:如果完成对上游的管理、如何获取消费者信任、如何化解行业政策的矛盾……

与会的中粮我买网品牌总监于笑海、每日优鲜CFO孙原、春播网市场总经理焦丽丽、地道龙江创始人袁峰、优仕堂创始人王剑鹏和有菜创始人刘守常等诸位嘉宾,对此问题展开了谈论。《天下网商》整理如下,经授权发布:

标准和检测并非万能

中粮我买网品牌总监于笑海:

首先,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很多检测方案只是去检查一些允许添加的东西是不是过量。比如注水肉实际上属于违规操作,并不会引起食品安全问题。但不是不涉及食品安全问题,用户就不关心了。比如说苹果打蜡,或者在虾头上注入食用胶,都属于这个范畴。

地道龙江创始人袁峰:

就说标准方面,好的黑木耳是小黑厚,但是我们的国家标准恰恰是大薄透,这个标准是20多年前出来的。大薄透标准是最次的那种木耳,却是国标一等,好的木耳按照国标是不合格的,这是标准失误。

再一个就是检测失误。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就是因为检测过程太依赖指标,只检测一个蛋白质含量,而没有检测出其他物质。在整个生产、销售和监管的过程中,如果太在乎标准和形式的检测,就往往会把产业链细节当中的一些漏洞给忽略掉了。

另外,还有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在传统农产品批发行业,很多采购人员不是凭借质量,而是以潜规则,或者传统的呆板指标、灰色领域来采购。很多电商企业拿到风投后,招的采购往往就是这帮人,这种现象在电商领域非常多。

可追溯难实现,如何管理供应链上游?

中粮我买网品牌总监于笑海:

大家现在经常讲可追溯,实际上,严格意义上的可追溯很难完全实现。至少我们在上游商品的采购环节上,也提出了品控的要求。

优仕堂创始人王剑鹏:

我们在选品时,会与农村合作社或者农产品公司,签订一系列的相关协议。在销售过程当中,会联合第三方的检测机构随机抽检。发生问题时,我们作为销售方会直接向供应商进行索赔,同时将产品下架。

有菜创始人刘守常:

管理上游有很多方式,每个企业采取不同的方法,有些是自己种植,一些大国企控股很多农场,以参股的方式来做。我们企业2015年才成立,资金实力有限,采取的方法是让企业加入到有菜这个平台上,作为我们的合伙人一起来发展。

我们是希望绑定农场,使他们与我们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因为有机这个行业很辛苦,如果要把它做大的话,必须要有一个从源头到餐桌的链条。我们帮助农产品企业做大做强,整个链条才会形成良性循环,种植是生态种植,也能提升我们的口碑。如果你做你的,我做我的,市面上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拼价格、拼速度,这样对谁都没有好处。

地道龙江创始人袁峰:

我们是把黑龙江的产供销整合起来,交给我们来运营。采用股权担保的形式,首先做品牌标准的统一,然后是用利益统一。比如五家捆绑,只要有一个造假,这五家的产品,甚至整个全村的产品,我们都不会使用。我们的合作伙伴、渠道商如果发现产品问题,我们可以扣上游生产者的股权。

每日优鲜CFO孙原:

最彻底的改造,是从零售商收集用户需求开始,树立品牌的标准和核心反馈到上游,去改造上游的生产端,促使上游采用更先进的种苗、更量化的种植技术和更完善的措施,达到整个链条的优化。

建立消费者信任,品牌化、新农人是出路吗?

春播网市场总经理焦丽丽:

春播网是在2014年创办的。当时的行业误区是“贵的一定是好的”。的确,贵的可能会有一些品质上的保障,但是它到底好在哪儿呢?没有一个清晰的信息传递。

春播网参考美国的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来做标准,也有自己的品控标准。但最初很多消费者不能接受,说你们自己是厂家,是生产者,自己制定标准、品控,他们觉得是王婆卖瓜。

我们的一个办法是,让用户通过我们这个电商平台学到更多的食品安全信息。大家对很多的化学名词之前是不了解的,只有媒体爆出来才会觉得很恐慌。

然后我们也扶持了一些新农人。在春播的App上看到,所有农产品都是带着新农人的名字。谁种植了什么、在哪儿种植、什么时候产的,这些都非常清晰地展示给用户的。去年10月份,春播在做线下市集活动时,当消费者面对面见到这些农人,信任度是很高的。

每日优鲜CFO孙原:

我们正设想与合作伙伴共同设立一些产业化基金,投资到上游种植者当中,给他们引入量化的种植技术,引入政府的支持,零售商销售品牌的能力,把一批批的新农人所做的努力和付出释放出来,培育更好的农产品品牌。

互联网的传播方式有利于树立品牌。长期以来,无品牌化是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上游的生产,以及下游农产品的销售网点都太分散。

地道龙江创始人袁峰:

农产品消费升级的商机很大,但是大部分产品都不赚钱,就是因为它没有品牌。没有品牌,消费者就无法识别你的产品跟别的产品的差别。

我对新农人是很有信心的。有传统产业链基础的企业,由于太熟悉潜规则模式很难改变。现在一些新农人进来带着情怀来的,尽管不了解产业链细节,但起心动念是好的。很多企业情怀很好,资金也到位了,但是后来越来越有问题,问题在哪儿?有些东西看着好,但是做得并不好。

(编辑 / 吴思凡)

随意打赏

电商是什么i天下网商天下网商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