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发10亿美元债券 连年亏损背后的隐情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文 / 吴蚊婷

近日,京东宣布,将发行总额10亿美元的债券,其中5亿美元利率为3.125%,2021年到期;另外5亿美元的利率为3.875%,2026年到期。发行完毕后,京东债券将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受到该消息的影响,在接下来两个交易日,京东的股价分别下跌3.07%、8.6%,两个交易日市值蒸发44亿美元(近300亿元人民币)。

作为一家大型电商企业,京东亏损多年,并且近期动作频频,包括提高物流费用,提高入驻商家的平台使用费,延长供应商账期等,这一系列动作引外界关注。

资金压力隐现

不久前,美国标准普尔评级服务公司授予京东的长期企业信用评级为“BBB-”,评级展望为“稳定”。

据了解,标准普尔长期债券信用等级共设10个等级,而京东所处的“BBB-”正好是第四个级别,由于带有“-”号,所以处于“投资级债券”的最末一档。对比之前中概股BAT在美国发债,标准普尔给予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的信用评级,分别为A+、A-、N/A。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这样的评级可能与京东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有关。而京东从上市以来仅仅过去两年时间,如此大规模发行债一定是业务对资金需求大。

今年3月,京东发布了2015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2015年全年净收入为1813亿元(约280亿美元),同比增长58%;交易总额(GMV)达到4627亿元(约714亿美元),同比增长78%。除了增长数字外,京东的亏损同样引发关注。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下,京东2015年全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94亿元人民币(约14亿美元)。而去年同期净亏损为50亿元。

京东集团公关部回应《中国经营报》记者:“企业发行债券是非常常见的融资手段,BAT全部都有发行债券,阿里还发了80亿美元的债券,京东发行的债券算比较少的。”

按照其说法,企业做到一定规模、在市场上获得一定认可之后,会建立一定的信用,然后可以以一定的利率水平来发行债券,进行资金的补充,这是很正常的行为,不存在没钱了才发债券这种说法。而且,用这种方式融资成本并不高,能融到为何不融呢?

在艾媒咨询CEO张毅看来,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10亿美元的债券能够发行出去,还是说明京东有一定能力。

他指出,一般而言,企业的融资渠道分为三种: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向银行贷款,债券相对是最优的方式,因为发行股票会稀释股权,未必是件好事;向银行贷款,中间的利息高,还有很多麻烦的手续,不一定能贷到。对于京东来说,发行债券是一个不错的融资渠道。

“但京东为何会发行债券,这确实是个问题。对企业来说,发行债券会对股价造成影响,未必是很好的选择,但一定要走这条路,说明京东在资金上还是有一定的压力。”张毅说道。

在京东宣布发行债券后的两个交易日,京东的股价分别下跌3.07%、8.6%,两个交易日市值蒸发44亿美元,近300亿元人民币。

此前,京东公关部曾向记者表示,“截至2015年年底,京东的流动资产为580亿元人民币,所以完全不存在资金吃紧的任何担忧。”而从财报上看,这580亿元人民币的流动资产既有现金流也有库存,都是流动资产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有应收账款。

上述人士表示:“在零售行业里,财务有这样的特点,首先现金流是充裕的,其次流动资产可以很快变现,比如库存,京东库存里有200亿元的货,还有应收账款,京东有白条。当然,零售行业也必然有供应商的应付账款,但这个和资金链紧张没有关系。”

不过,张毅则认为,流动资产不是很能说明问题,因为理论上来说有应收账款就意味着有应付账款。

“京东是一个资金快速流动的企业,左手钱进来,右手就马上出去,对于这样的企业而言,如果没有资金沉淀在账上,一旦出现某个问题,比如收钱慢了点,竞争对手突然发力等,基本上是不利的。比如当年的8848是个很有价值的企业,就是死于现金流储备不足。”张毅说。

烧钱换增速?

众所周知,京东商城的传统强项在于3C品类,销售额占比约60%,是京东的主要营收来源。不过,从今年开始,其竞争对手阿里、苏宁却联手入侵这个领域。

今年4月7日,阿里和苏宁宣布“联合练兵”,打通物流、服务等渠道。苏宁的线下优势弥补了阿里的物流不足,而阿里的流量又支援了苏宁的线上扩充,双方意图明显,就是要以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狙击京东的看家品类3C数码家电

根据阿里和苏宁对外公布的“联合练兵”细节,从4月9日起,除了在促销方面的优惠,凡是在天猫购买手机、数码、家电的消费者可享受苏宁的最近门店、仓储所提供的各项服务,包括极速物流配送、家电上门以旧换新、免费上门安装、3C数码产品维修等售后服务等。

反观京东,很早就开始将品类扩充作为重要战略目标,希望通过不断扩充其商业边界可以实现收益的增长。易观分析师王小星认为,京东商城一直主打3C品类,其销售额占比约60%,但3C品类价格较为透明,毛利低,京东商城的亏损与过分依赖3C品类有一定关系。

毫无疑问,京东的发展大方向是对的,但关键在于,其他品类的“战况”如何?

京东给出这样的数据:除了3C产品保持高度增长之外,日用消费品、服装服饰等品类的销售增长同样显著。2015年全年电子与家电产品的核心交易总额为2289亿元人民币,比2014年增长65%;2015年全年日用商品及其他品类商品的核心交易总额为2176亿元人民币,较2014年增长109%。与占2014年全年42.8%相比,2015年全年日用商品及其他品类商品核心交易总额占核心交易总额比例上升至48.7%。

在今年的京东年会上,京东集团CEO刘强东明确了京东未来的三大发展方向,将主要聚焦在电商、金融和技术三大领域,电商包含京东商城、京东到家,金融包含京东金融和正在申请的京东财险,技术则以云计算技术和京东智能为主。不过,从目前来看,京东金融、京东到家两个项目仍在消耗资金。

京东金融可谓复制了京东集团“砸钱布局”的套路。为了尽快上马业务线和增加营业金额,京东金融以低费甚至免费拓展业务,在一定程度上还降低了风险阀值。根据媒体报道称,2015年前三季度,京东金融营收12.58亿元,却亏损了6.77亿元,净亏损53.8%。

然而,今年以来,整个市场大环境却并不那么尽如人意,互联网金融有降温的势头,很多P2P公司跑路,众筹也没有像往日那么热。有业内人士指出,甚至有些互联网金融的广告都不让打。

京东表示,“京东金融不是所谓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我们定位为金融科技公司。从成立之初就选择以数据科技为核心竞争力,通过自身的积累以及对外广泛的战略部署,我们具备了获取各种不同维度的数据源的能力,也具备了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应用的能力。”

另一方面,在线上线下的整合布局上,京东投资了多家公司,包括永辉超市(8.460,-0.27, -3.09%)、天天果园饿了么等。2015年8月7日,京东宣布与永辉超市达成战略合作,并以9元每股的价格出资43.1亿元人民币,获得后者10%的股份。不过,双方除了在去年“双十二”前夕,共同举办主题为“生鲜到家”的活动之外,几乎没再传出更多的合作落地。

在业内看来,对于京东而言,要实现盈利不是难事,但问题在于,要止损增收就要失去发展速度,而发展速度越快就亏得越多,并且还增加了风险,这才是京东目前所面临的进退两难局面。而如今10亿美元企业债券“输血”,又能给京东带来多大的起色?仍有待观察。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本文被转载2次

首发媒体 天下网商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