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CEO彭蕾首度阐释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与门槛
蚂蚁金服CEO彭蕾
在2016中国(杭州)“互联网+”金融大会上,蚂蚁金服CEO彭蕾首度阐释了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与门槛,结合2015年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热门事件,解析了什么是合格的互联网金融,以及蚂蚁金服做为互联网金融领军企业的发展逻辑。
2012年以来,P2P行业出现的违约现象,促使人们更加深入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合格的互联网金融?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15年,P2P平台违约率不断上升,2015年,就有896家P2P平台违约,给用户造成了损失,给社会带来了伤害。
不同于P2P平台“急功近利”的发展历史,从最初的支付宝到如今的蚂蚁金服集团,过去12年的历史其实勾勒出了蚂蚁金服一个自然的发展逻辑:由真实的用户需求出发,在满足用户需求中提升各方面能力,发现创新的可能。
最初,支付宝的面世就是为了解决网上交易的信任问题,为了让网购更简单。类似地,为了让用户的理财更简单,2013年,余额宝应运而生。门槛低至1元、支持T+0赎回,手机可操作、可直接用于消费支付等等特点,让余额宝广受欢迎。这种创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蚂蚁金服对互联网技术的充分使用。同样的业务发展历程也表现在蚂蚁金服的小贷业务上,不断发展的技术水平,让蚂蚁金服的小贷业务的风控能力、触达能力不断提升,在网络放贷方面能实现“310”模式,即3分钟申请、1秒钟到账,0人工干预。
彭蕾认为,从蚂蚁金服的实践来看,互联网金融并没有偏离金融的本质。金融的本质主要集中的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商业驱动、为商业服务。二是要具备两个能力,即触达资金两段、安全传导资金的能力,与风险甄别和控制的能力。“不是把金融放到互联网上就是互联网金融。”从蚂蚁金服的感受而言,金融机构等合作伙伴的支持就非常重要。“没有银行、传统金融机构的沉淀与积累,互联网金融就是空中楼阁”,彭蕾说道。
彭蕾表示,基于此,互联网金融的特质:一是针对大众金融消费者。在中国,很多用户的金融意识薄弱,收入有限,是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二是能够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对安全、效率、成本带来大幅的提升。
彭蕾指出,服务大众用户,并不代表技术含量低,反而代表了更高的技术能力要求与合法合规的自律意识。这也就是互联网金融的门槛:居于首要地位的是,践行普惠金融的初心,其次,技术能力、大数据能力与专业能力同等重要。企业在互联网金融的实践中,应该特别注意信息披露与风险提示。
彭蕾总结道,在中国,普惠金融虽然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依然任重道远。数据显示,在中国城镇和农村每万人享受银行类金融服务人员的数量比为329:1,服务覆盖面有待大大扩展;中国72%的成年人不能正确理解风险分散、通货膨胀和复利等重要金融概念。从发展中国家的数据来看,在发展中国家,仅仅有40%的家庭有储蓄,有贷款需求的人,只有21%通过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作为互联网金融,面对这样的金融服务普及情况,有责任和义务来通过互联网技等,使得更广大用户享受到金融服务。
“新经济需要合格的新金融,新金融需要推进器”。彭蕾表示,2015年,蚂蚁金服正式推出了“互联网推进器计划”,即在5年内助力超过1000家金融机构转型升级,一起探索和实践合格的互联网金融。“中国经济需要真正的互联网金融,需要规范发展”,彭蕾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