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金三角开货车:月入5万没空回家过年,最怕老挝“土匪山”-天下网商-赋能网商,成就网商
天下网商记者 汪佳婧
今年35岁的张友明开了近20年的卡车。
2年前,他开始往返于云南和老挝、缅甸金三角地区,把各种小商品和钢材等基建物资运出中国,也把东南亚的热带水果拉回国内。你吃的热带进口香蕉,很有可能是他开车拉回来的。
无论是老挝还是缅甸,在金三角跑车,充满了复杂的路况、语言的障碍、各种意想不到的意外和危险。
但这些在张友明看来都可以咬咬牙扛过去,最难熬的是长时间见不到家人。他跑一躺车也就意味着三四个月才能回一次家,一年下来见孩子的次数屈指可数。而且为了多赚点,春节也都在路上,他已经连续2年没有回家过年了。
开货车的黄金时代
刚刚成人那年,张友明就迫不及待地离开了家乡四川巴中市南江县。
第一份工作便是帮人开货车。一辆卡车需要两个司机轮流开,从四川巴中拉货到陕西西安,有时候也会跑跑福建的泉州、漳州,甚至云南。“没有固定的线路,哪里的货价格高就往哪里走。”
那时候,国内的高速公路不多,走的大多是国道线路。国道路况很差,沿路坑坑洼洼,车子总是一路颠簸。冬天堵车更是家常便饭,“一堵就是三四天”,两个成年男人总是饿的饥肠辘辘。
即便如此,张友明每次只能拿车费的10%,一个月下来,工资也只有四五千。
2003年,他借钱买了自己的第一辆货车,一辆9.6米的二手车,这辆车一开就是5年。之后他又换了自己第二台车,这是一辆新车。
张友明说,那是开货车的黄金年代,也是开货车最差的年代。
“那时候没有太多的高速公路,路况差,开车靠的是技术,而且找货也很麻烦,每到一个地方就得去各种货运市场找小黑板,找到货还要一层层付信息费,有时候花好几天才能走。”可是,张友明说自己跑的久了,就有了“经验”和“人脉”,找货也就没那么难了。
张友明的老婆也经常跟车
货车司机都急着找货,货主其实也急着找司机。“不像现在车多,那时候车少,拉货的价格可比现在高得多了。”
张友明的车上放着一本全国地图,找到货后,就查一下地图,按照地图上大约的公里数算钱,并不精确,但也亏不了。张友明经常跑的线路中,从巴中到浙江,同样重量的一车货,现在的价格只有以前的一半。
2008年到2012年是张友明觉得最好赚的三年,“货运费用高,货源也多,一个月赚5万元轻轻松松,都不怎么累。”
欠下百万债
张友明不但还清了买车钱,还第一次有了积蓄,3年里陆续存里60万元。
手头有了钱,心思就活络了。有朋友劝他别再走南闯北的辛苦开车了,不如做点生意赚得更快。当时几个朋友在外面包工程赚了些钱,张友明就心动了。
2013年,他卖掉了车,和朋友一起去做工程项目,想要靠生意为家里赚取更稳定的生活。可是开了13年车的张友明哪里会做什么生意。
对工程项目并不了解的他,一头撞进去,结果只有头破血流。“以为赚钱容易,哪晓得花钱的地方那么多,对做工程也不懂,别人说什么就做什么。”结果,张友明眼睁睁地看着银行卡上的钱钱快速消失:从几万到几十万刷刷地流走。
3年后,他不但花完了当初60万存款,还欠下了100多万的债务。
他开始整夜整夜睡不着觉,大部分时间都在发呆,脑子里乱乱的,烟一根接着一根抽,半个月的时间,张友明的头发都白了大半,“每天都在想怎么办?欠了那么多钱要怎么才能还完?”那段时间债主不断上门来找他,听到有人的声音都让他心慌。
2个月后,张友明和老婆商量,无论如何钱还是要还的,自己也没有别的本事,还是回去开货车吧。张友明咬咬牙,问亲戚们借了一圈,又在银行贷款,买下一台13米的半挂货车。
从此,张友明的心里有了两本账,一本是生意欠下的一百多万债务,一本是买车时花的53.1万元。这两本账像两座无形的大山一样压在张友明身上,让他重新开启货车之路,且不敢轻易停下。
东南亚的机会
3年没有开车,货运市场风云变幻,张友明直到回去才发现,黄金时代早就不复存在了。各种货运平台的兴起,让找货变得没有那么难,但同时,竞争对手迅速增加,货运价格早已不是当年的水平。
张友明买车时在银行贷款35万,每个月还1.5万元,还款期限是2年。按照几年前他跑江浙沪和成都线路来说,现在一个月可以往返3次,每月也仅有2万元的收入。“价格太低了,每个月还掉贷款就没剩什么钱了。”
有一次,他拉货去云南,在昆明用运满满APP找货时,意外地发现有货主需要将一批生活小商品发往缅甸、老挝,价格比国内高出近一倍。
他跟同行们打听了一圈,得到的一个好消息是:最近几年,老挝、缅甸发展迅速,随着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快速普及,一带一路的带动,让老挝缅甸从电子商务的“荒漠”国家成为“互联网+”经济的蓝海,吸引大量中国青年进入创业。
张友明开车时拍下的越南当地照片
“这些中国人去那边创业,需要很多中国商品,一部分自己用,一部分也在网上卖。”张友明听说后,觉得自己碰到一个赚钱的“机会”。
确实如他打听到的一样,公开数据显示,虽老挝电商产业还未成规模,但已有不少经贸合作和商品买卖通过电商平台进行。
据老挝当地媒体统计,目前,淘宝、速卖通等已成为老挝当地民众常用的购物平台。同时,老挝、缅甸向中国境内出口水果、大米等农产品,也有大部分通过电商平台进行交易,之后从磨憨口岸转运,发送至国内各地。
张友明打听到,边境路上运输很方便,只要车手续齐全,办理了海关通行证和保险就行。但是由于是跨境运输,物流费用比国内高出近一倍。
晚上一个人不敢过“土匪山”
张友明的跨国货车司机生涯就此拉开序幕:他开始把各种小商品和钢材等基建物资运出中国,也把东南亚的热带水果拉回国内。
然而,他的每次出发,妻子都变得提心吊胆。
货车进入老挝后,路况会明显变差,宽阔整洁的柏油变成了泥泞不堪的土路。老挝有80%都是高原山区,特别是遇到雨季,经常有陷车、滑坡、塌方等事故发生,事故发生后就是堵车,有时候一堵就堵好几天。
在香蕉地装货也要特别注意,由于香蕉地非常软,一不留神车就会陷进去,“如果陷入泥泞的路段只能靠其他车拖曳,或者等装载机来救援。如果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那么真的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张友明说,这种情况还需要还要自己想办法花高价钱请来了装载机才能把车救出来,真的特别的无助。
但这些都不是最可怕的,老挝有个“土匪山”,随时有叛乱分子出没。而货车司机就是打劫的主要对象,因为跑一趟车,司机经常怀揣几千上万人民币,而1元人民币能兑换1264元老挝基普,等于随身带着几千万基普。张友明只敢在白天走那段路,如果情况允许,还会和车友们集结组团通过。
无论是在缅甸还是老挝,张友明开车的时候总是要打起精神,“不敢出车祸。”张友明说语言不通,加上人在国外,这样的风险承担不起,他就曾有司机朋友在老挝开车出了车祸,结果赔了一个月的收入。
老挝和缅甸天气炎热,但是哪怕是高温天,张友明依然要穿着长裤长袖,“那里山区多,被蚊虫咬了会得登革热。”张友明说。
2年还清车贷
带着债务跑车的张友明,心里始终记着那两本账。
这2年时间里,他每天开18个小时的车,每天就睡四五个小时。每次来回一趟东南亚需要半个月,一个月能跑2次东南亚。每一次回国,张友明都想着要回家看看,但是这样的机会总是不多,三四个月才能回一趟家。
甚至连春节都回不来家。“春节的时候运价往往要比平时高30%~50%,那时候老板们急着发货,但是货车却很少,想要多赚点的司机,春节都在路上。”张友明当然也不例外,今年春节,他的车就在中国跟老挝两国交界的口岸上排着队。
张友明经常也去老挝当地的农贸市场买点食材
张友明记得,今年春节的时候,他已经比原计划提早返回了,原本希望能赶在年三十回家的,没想到过关的货车特别多,他在交界口岸排了四五天的队,每天大清早醒来就候着,一天也就挪动个几百米。直到年三十当晚还在老挝边境。
到底是过年,很多货车司机在一起就搭伙做年夜饭,跟车的卡嫂们聚在一起包起饺子,一起聊聊路上的所见所闻,一群人热热闹闹地过了年。
所幸的是,高风险也带来高收入,去年,张友明的收入稳定在每个月5万元左右。每个月的车贷也按时地还给银行和亲戚们,“到明年3月,我就把车贷都还完了,之后所有赚的钱,就能还之前的债务了。”想到这里,张友明就觉得身上的压力稍稍减轻了一点点。
今年7月,在老婆的劝说下,张友明重新开始跑国内运输,“最主要是担心我的安全,人在国内她也安心点。”张友明说,虽然现在每个月少赚了近一半的钱,但是回家的次数变多了。
“跑货车这几年,国家变化真的很大,一带一路还让我拉货出了趟国。”张友明说,跑东南亚的2年经历可以让他吹上好久。
编辑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