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卖进小区靠O2O行吗? 社区半径怎么铺销售链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文/天下网商记者 陆文斌

在北京一些由大型物业公司管理的小区里,业主已经通过手机上一款名为“社区半径”的App,预约上门家政服务,选购小区物业自营瓜果生鲜,以及预约物业服务等。

2014年10月创立至今,社区半径已经在北京、广州、无锡、成都、上海和郴州等城市为小区提供服务。据社区半径统计,在全国共计206家小区能够使用该App获得服务。

据了解,社区半径服务物业覆盖面积达到1899.9平方米,用户数48,718人,其中活跃用户为1.3万人。

阿里巴巴员工李思是社区半径的创始人,他希望通过互联网平台与小区物业公司合作,激活社区经济,提高物业人员收入,也改变一潭死水的物业行业。



联手物业,不养地推也可做O2O

看大门、扫院子、做维修,这是大多数人对物业公司的印象。物业公司除了承担以上基础职能,在社区服务中,物业有着天然的专业性。另外,物业作为社区管理者,物业和业主本就存在互动性,日常保修和小区信息公开等。如果将物业公司作为连通业主和服务商的桥梁,同时在服务过程中起到了把关监督的作用,那会怎么样呢?

登陆作战要有桥头堡。李思把物业公司当做了吃下小区用户的桥头堡。通常,物业公司有大量人力和资源,能够直接接触到广大业主,所以,社区半径采取培训物业公司的方式,让其充当拓展用户和商户,将社区半径更好地融入到小区。

今年,无论是垂直领域、细分领域,还是社区O2O,都出现了一波倒闭潮。大部分O2O公司致死原因,包括雇佣大量地推人员,以补贴获取新用户,支出和收益比低下,与此同时,物业有大量雇员,工作量却不饱和。通过培训物业人员,使其成为市场拓展的重要一环,减轻了社区半径作为初创企业在地推人力上的开支。

现在,社区半径已经进驻北京市百家物业公司,公司只有30人负责市场合作。对于O2O行业,这种人员配备是没有办法实现快速引入大量商家和用户。用户、物业和供应商三方可以直接在社区半径这个进行交流、评价和评论,如果发生投诉,物业人员还能第一时间去现场了解情况,甚至更换其他供应商。这不但可以解决上门O2O服务纠纷取证困难和周期长的现状,也有效修正传统物业服务收集用户反馈率较低等问题。

而在O2O拉取新用户这个环节,每一个社区半径的新注册用户可以获得55元红包,尽管李思一直想避免不烧钱去运营O2O平台的,为了吸引新用户,仍采用了补贴用户的方式。但是不到三分之一用户成为了活跃用户,在不久之后或成为了李思要解决的问题。

有关未来发展模式上,李思和众海投资的投资人黄海军取得了基本的共识,集约社会化力量,以轻模式主导社区O2O服务。

“不采取烧钱模式,不养大量地推人员,”社区半径轻模式希望将规模控制在300人左右,而大量、深度地利用物业公司资源,让这个项目走的更远。

目前,社区半径种子轮融资由众海投资领投500万,和泓集团跟投3000万。“我们收集到了超过5000个小区分布在北京城区,所以整个市场空间非常大,只要我们能够覆盖北京小区总量10%左右,体量也将非常大。”

线下执行力是关键

黄海军不仅是社区半径的投资人,也是李思在阿里巴巴工作时的直接上司,他看来,目前社区半径有几个方向需要调整,其中之一就是监督执行的情况。

黄海军告诉《天下网商》:“社区半径线下执行督导的基础薄弱。” 对于这一点,李思和投资人都比较困惑和摇摆。

社区O2O接入小区物业,不管是从组织、管理和流程上都会比较复杂。现有物业服务范围窄以外, 还有着不少其他问题,首先,在市场中,物业公司的资质参差不齐;其次,大多从业人员教育水平低,服务意识不强;另外,就是行业对于互联网的态度比较保守。

社区半径深度进驻每个小区都要和先同物业商洽合作,而物业对互联网企业又极不信任,工作人员能做的也只是一遍一遍上门讲社区半径业务模式,习惯互联网公司商谈业务的李思,也开始接受在餐桌上和物业打交道。

无数次在餐桌上谈出了合作,一旦签订合作协议之后,社区半径就是对物业人员紧锣密鼓的进行培训。

李思说,在前期培训,物业公司可以提高整合供应商的能力,使得自身提供的服务范围变得更广。资质较好的物业公司学习能力和执行力强,已经开始盈利。面对物业服务水平弱的公司,社区半径也在不断摸索如何快速、标准化的推进物业公司的模式。

目前,社区半径培训物业公司时主要是教会他们如何与供应商合作,在前期做拉新服务和整合资源的时候,社区半径都会派人跟进。

李思认为,社区半径应该聚焦于整合服务上,通过自己和物业两方的资源,可以整合到更多的服务和供应商。在小区利用反向团购(预购、预售)的方式在小区里批量销售商品,不仅能够预先掌握产品订购数量,避免进货过多造成浪费,还可以得到供应商更多的优惠。

社区半径和物业寻找上游农产品和食品供应商,开展30分钟社区快送的直供店,配送人员则是小区物业人员。

每一笔通过社区半径完成的交易,公司和物业双方就可以收取一定扣点,这也是目前生活半径主要的盈利方式。资料显示,社区半径单月交易额达到了90万人民币。同时,为了增加物业人员服务积极性,物业人员也会获得相应的激励。

通过App体验,社区快送的服务基于物业的深度配合,在大型小区物业,已经开启了这类服务。而在物业水平相对低小区,社区半径仍没有经营小区直供,仅只有电商配送服务,有一些甚至没有开启在线物业服务。

物业公司在社区半径的发展中,扮演着双刃剑的作用,而是否能够开启小区经济的决定权在物业自己的手中。

(编辑丨邹蔚 摄影丨李俊)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