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筷子的传奇:做国礼,入非遗,年产4亿双,还能挂牌新三板-天下网商-赋能网商,成就网商
天下网商记者 丁洁
冯骥才曾云,“莫道筷箸小,日日伴君餐。千年甘苦史,尽在双筷间。”
筷子,本属司空见惯的物事,但在过去一周内,却承载了无数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央视发表了一个关于筷子的公益短视频,转发人数轻松超过百万。
据史料记载,中国的筷子最早起源于商周时期,在中国已经有3000多年历史,它承载了中国人多少的记忆与情感。今天,天下网商记者把目光对准了一批依靠筷子谋生的人,探寻筷子这一古老的发明在新时代下发生的故事。
丽水双枪竹筷:G20的上的国礼
偏安一隅的庆元筷子火了。
2016年,在杭州举办的G20峰会上,中国官方赠予了3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一双“小叶紫檀印月筷”,上面印有西湖十景之一的三潭印月,两根筷子也寓意着一种合作精神,抱团发展的精神。谁都没想到的是,这副售价1688元的 G20纪念筷在天猫一上架就被抢空了,之后的6个月时间内,这一限量供应的筷子在天猫等渠道,累计销售额超过600万元。
这双走红的筷子来自于浙江丽水市庆元县。庆元是浙江有名的竹乡,依靠天然的资源,竹业成为了当地很重要的产业,也同时为筷子产业的萌发提供土壤。其中最有名的要属G20筷子的供应商——双枪。
1995年7月15日,郑承烈创立了双枪竹业。他发现,廉价往往是筷子的代名词,市场上鲜有工艺筷。看到市场空缺,郑承烈打算放手一试。
受到地域限制,交通不便利,信息不通畅,更缺乏人才和技术等因素,双枪在创业初期走得很艰难。缺少早期的资金支持,郑承烈用了2个月时间筹借了2万元作为创业基金,没有钱安装变压器,就只能用1万元购买柴油发电机。
一年时间里,他开发出了12款工艺筷。为了让工艺筷找到市场,郑承烈带着这些花花绿绿的工艺筷来到了义乌小商品市场,却没有一家商铺对此感兴趣。一家不行,再跑一家,到了当晚8点,他才说服了一位姓朱的老板同意赊销。
第二天,郑承烈在出差途中给朱老板打了一个电话询问销售情况,意外得知筷子被销售一空了,他从义乌的朱老板这里拿到了双枪成立以来的第一笔货款8万元。
这件事让郑承烈对筷子行业有了更为清楚的认知,高档筷子的市场潜力大,筷子不怕贵,但一定要有贵的理由。于是,他将大量资金投入到新产品、新工艺研发,还建立了专门的竹筷研发中心,将公司年销售额中的5%用于新产品、新设备的开发。
在漆筷的基础上,双枪将筷坯融入纺漆、套花、移印等中国传统手工工艺,在材质上,更是融入了紫檀木、酸枝木、花梨木、鸡翅木等材料,同时还研发了“毛竹漂白术”用来解决竹筷易变色、掉漆的痛点,这一新技术也让双枪打开了国内市场的新销路。
产品更新,也为了让更多年轻人认识传统的筷子,2012年,双枪入驻了天猫。
2016年的天猫双11,双枪天猫淘宝销售额突破300万元,尤其因G20峰会大火的那双G20国宴筷、礼盒筷等,销售成绩突出。
今年天猫双11,双枪的销售突破400万元,同比去年增长27%,整体销售同比去年增长20%,在筷子类目排名第一。2018年1月到10月,双枪天猫淘宝的整体销售突破3400万元,全网超过7000万元。
从奥运筷、世博筷、国泰筷再到G20印月筷,双枪几乎承包了中国国礼。据了解,双枪一年生产4亿双筷子。在双枪的带动下,庆元县也涌现出一大批从事竹筷生产的厂家,像三禾竹木、天竹竹木、九川竹木等。其中,三禾竹木还在2015年挂牌了新三板。
相关资料显示,到2017年底,庆元县登记注册的竹木制品加工企业600余家,其中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规模的企业有18家。
原庆元县经贸局局长王美芝曾表示,双枪的示范效应很突出,有了品牌之后,售价就是能比别人高出50%甚至是高出几倍,有了这个推动,庆元的整个竹筷行业在品牌建设上的氛围非常浓厚。
杭州天竺筷:历经三百年风雨
如果说庆元的筷子故事带动了县域经济,养育了一方人,那么,杭州的天竺筷诉说的就是历史传承的故事。
老底子,每一个老杭州人家里都有一把天竺筷。
诞生于300多年前的清代,天竺筷是杭州人土生土长的特色产品,号称“江南名筷”。2006年,“天竺筷传统技艺”入选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区别于方正的庆元筷,天竺筷的特征是两头圆,头顶有一块铁皮包裹,筷身所绘图案多为杭州人文景观及本土地域文化的自然风光、传奇故事、花鸟诗词等,其原料多取自杭州天竺山的实心大叶箬竹,天竺筷也因而得名。
王连道是天竺筷第五代省级非遗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也是杭州天竺筷厂老字号企业的掌门人。
每一双天竺筷的诞生,都需经过截断、蒸煮、挑选、磨头等前后二十多道手工工序。“为什么我要坚持做下去?这天竺筷是杭州弥为珍贵的传统工艺,历经三百年的风雨洗礼,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贵遗产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丢失掉,这是我的心愿,也是一份责任。”王连道曾对媒体表示。
2017年3月,王连道带着他的筷子走进了淘宝。在这家名为“天竺山”的淘宝店中,有商品33件,平均单价在30元左右,可销量却不尽如人意。销量最高的一件老字号“楼外楼”的同款,月销也不足10笔,这位七旬老人最担忧的便是,在互联网时代,年轻人对老手艺不买单了。
为了让年轻人的接受度更高,天竺筷推出了情人筷、儿童筷等新系列,用来测试市场反应。目前,王连道的女儿是天竺筷的第六代继承人,王连道盼望着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匠二代”加入进来,能让这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
筷子出海,输出的是美食更是文化
从竹筷,延伸到砧板、竹签、勺铲等各品类,这些环保竹制品正在走向全世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标记:MADE IN CHINA。
据双枪竹材研究院练素湘院长介绍,日本、越南、美国、加拿大筷子的需求量比较大。在1688网站上也有不少做筷子出口业务的商家,一位商家表示,越南、柬埔寨等亚洲国家的下单量比较高,“欧美的老外特别喜欢白色无图案的筷子,就喜欢简洁的,筷子上印着传统中国符号的款式,销售并不好。”
练素湘表示,国外市场对筷子的需求并不大,但也有明显的增长趋势,主要有三点原因:1、原本有些国家也有用筷子的传统,如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等;2、一些国家华人比较多,比如美国西部的加州、加拿大的多伦多和温哥华、澳洲的悉尼,这些华人多的地方自然形成了相应的市场;3、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丰富的中国美食也走向了世界,筷子也随着中餐走向了全世界。
中国筷子在出海的过程中还有了适合不同国情的创新,例如美国人也会吃中餐,但他们并不能熟练使用筷子,就有中餐馆老板认为,给美国客人既准备筷子又准备叉子太浪费,就直接把筷子的末端改造成叉子,一样顶两样用非常省事。
中国的筷子文化已经慢慢感染到了全世界,练素湘表示,双枪的出海才刚起步,今年他们将自营出口目标定在3000万元,2019年目标将增至5000万元。
美国加州大学历史学教授小林恩·怀特曾提到,世上仅有三种进食方式:用叉子进食,主要是在欧洲和北美;用筷子,主要是在东亚;用手指抓食,多在非洲、中东、印尼及南亚等地。这背后与不同社会所处的文明进程有关,但毫无疑问,筷子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餐具。
筷子在不断变化,逐渐成为世界其他地区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编辑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