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木匠、内衣模特、视障美女:100个小人物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天下网商-赋能网商,成就网商
文/天下网商记者 王金成
世界互联网大会的第五个年头,互联网大佬们云集的乌镇里多了100张陌生的面孔。
他们都是小人物,即使你在人群中与他们擦肩而过,也不会记得他们的面孔。但他们是被互联网科技改变的小人物,这些来自世界各地、各行各业,拥有普通又接地气的名字的人,身上依旧有着浓浓的烟火气息。
今年,在乌镇互联网大会期间,蚂蚁金服与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联合推出“暖——互联网改变的100张面孔”的图片展,展现他们被互联网改变的人生。
2006年,时代周刊将年度人物授予“You”,向每一位互联网时代的网民致敬;12年后的2018年11月7日,是2018年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的日子,也是中国农历立冬。蚂蚁金服与浙报集团用这样的方式,向互联网世界的每一个普通网民致敬。
在互联网的世界里,他们因“网”而变得不同,人们的生活也因他们而变。
他们的故事,也正是互联网时代你我的生活。
1
这些人们来自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的身份和背景。他们有不同的或冷或暖的人生故事,唯一相同的是,他们和互联网交汇时,生命在这一瞬间绽放出的光彩,刹那的光芒很可能已经照亮了他们未来的人生。
90后视障女孩陈思颖,在上海一家公益组织“黑暗中对话”做视障培训师。
借助智能手机读屏软件,即使双眼看不见这个世界,她也能和普通人一样便捷生活,每天只需要带着盲杖和手机就能出门。在家附近的早餐摊点买包子豆浆,用支付宝扫码付款,操作完全没有问题。
她已经不记得上次用纸钞买东西是什么时候,“可以避免现金找零的麻烦,也不用担心被小偷盯上或者是假钞的问题。”
科技的进步,给她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尊重,让她内心变得踏实自信——目前,中国视障群体约有1300多万,至少有600万视障人士在使用智能手机。
32岁的杭州女孩郑若行,有一个木匠爸爸。
爸爸有一双灵巧的手,做的东西栩栩如生,让她有了将爸爸手艺展示给更多人看的念头。
2015年,她将爸爸做木匠的过程拍成系列短片《爸爸的木匠小屋》两周一集,每集三分钟,几乎每个节气播出一集,从头年芒种播到次年小满。
短片很快火遍网络,吸引了800万粉丝观看。如今短片已经开始拍第二部,并且出了图书。爸爸的手艺大受欢迎,父女俩的淘宝店也宾客如潮。
从小玩纸飞机的山东汉子刘冬,在35岁时决定辞去工作玩纸飞机,这是他儿时的梦想。如果没有互联网,在这个年龄有这样的梦想,像一个疯子。但互联网把他的梦想插上了翅膀,没有了生活的隐忧,梦可以飞的更高。
他独特的纸飞机折叠方法,整理成适合批量印刷加工的图纸,加工成纸飞机在淘宝上销售。2013年至今,一共卖出了600万架仿真纸飞机;而冲浪飞机,则卖了超过1000万架。
他的纸飞机上过央视的《开学第一课》和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并且成为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比赛制定器材,成为航天航空科普教材。
66岁的内蒙古鄂尔多斯牧民敖特根,养了一辈子羊。他的家在沙漠地区,偶然的机会,知道了蚂蚁森林。他开始把网民们在支付宝里种的沙柳种到沙漠里。现在,他家的沙场有四分之三的面积都种上了沙柳,治了沙也为自家的300多只羊提供了草料。
鄂尔多斯牧民敖特根
德国“网红”阿福,他在上海生活超过十年,已经成了上海女婿。他经常在微博上发布中国的生活经历和感悟,2016年G20峰会期间,他专门从上海到杭州体验了“无现金一日游”。
2017年,阿福给德国总理默克尔写了一封信,表达了希望德国也能体验这种便捷的愿望,这让他彻底火了。
德国人阿福
……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但是,如果没有互联网,他们的人生可能是另外的模样。
100张面孔中,有在海拔5000米的珠峰脚下开帐篷旅馆的店主;有自己做内衣当内衣模特的90后海归美女;还有年过70,依旧风采不减当年的“淘女郎”。
他们中年龄最大的是97岁的川籍老兵胡定远,年轻时从军离家,在网络寻亲的帮助下,老人回到了相隔77年的老家;最小的是四川凉山卡车司机刘军的孩子,还在读小学二年级,父母既在货运APP上揽活计,也在外卖APP上给他点爱吃的菜。
90后的年轻人和退休的银发族在面孔中比例旗鼓相当。互联网上,只有触网年限的差距,没有年龄的差异。
2
这100张面孔来自国内26个省份及地区,以及境外12个国家和地区,最远的来自澳洲和非洲安哥拉。
他们代表了整个互联网世界里的普通小人物,他们书写着自己的传奇,但大多没有被聚焦关注。他们是互联网时代的受益者,也是参与者与推动者。
有因互联网得到尊重的聋哑人快递员,也有养育中心“触网”,推动“农村教育行动计划”等公益项目,还有80岁玩直播的潮流老奶奶。
聋哑人快递员
这些面孔被分散到“焕新”“生长”“世界”和“普惠”四个空间展示,他们注脚着互联网改变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动支付、网络公益、电子商务、移动政务、绿色出行、共享经济、信用免押、小微贷款、知识付费、工业互联等等,涉及数十个业态,有传统业态、传统文化的升级改造,是为“焕新”,有从无到有,万物生长,互联网催生的新业态新角色新现象,是为“生长”。
农村教育计划
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是此次影展的协办方,该中心主任刘宇认为,这不是一个互联网发展的大事记,也不是展示新技术的宣传栏。“我们希望以专业的影像,见证互联网给予普通人的获得感,以人物故事承载互联网行业的成长和价值。呈现给大家是个体命运的时光碎片,也许经过重新拼贴,就构成了一幅中国互联网发展进程相对完整的图画。”
所以,在最初选定主题时,不要政要、不要企业家,不要明星……只要快递小哥、种树牧民、网红女警、纸飞机大王、乡村创业者、悬崖村小学、老年志愿者……不讲评互联网历史、不讲解酷炫新技术,只讲述普通人被互联网改变的工作和生活故事。
乌镇直播奶奶
以普通人为视角,以专业影像为载体,以个体故事为内容,可以勾勒出一副鲜活而充实的中国互联网的图景。
3
要尽可能展示中国互联网的进程,此次展出的100张面孔,是从最终征集和拍摄的10000多张图片中筛选出来的。
这个筛选过程耗时耗力。
因为是致敬普通人,要让每一个故事的主角,真实可察,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名字、身份,他们独特的故事,筹备团队往往从一张图片开始,追根溯源,寻找到刊发机构,联系上拍摄者,从回忆中,一一挖掘对应。
影展前后筹备两个月,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和支付宝在外部组建了第三方的策展团队、内容团队、设计团队,前后经过十次交叉会商,调较版本,审核故事,先后实地赴乌镇考察四次,最终百张面孔顺利出炉。
今日头条图片总监严志刚对鄂尔多斯牧民敖特根与“虚拟树”印象深刻,他说,“生活在中国偏远地区的牧民通过“虚拟树”与互联网紧密结合,超出了我的认知,给予我很大的震动。”
他说,展览中一个个在互联网中的普通人,就像一个个字节,他们相互连接,组成了中国今天的庞大网络,也正是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强劲引擎。
乌镇的小桥流水,充满了生活气息。
最终,图片展的呈现方式,也融入了水乡特色中,展版的黑线白底,与乌镇的灰色基调融为一体,而马头墙的流线设计,则是采纳了江南水乡建筑的特色。色调的选择也考虑呼应暖的主题。在盛庭通道的集中展示区,40幅展板,长达150米,采用了分段展示,流线布置,正是基于对观众观赏节奏的考虑。
以互联网为主题的展览,也充满互联网特色。
影展专门设置了线上展览,参观者通过支付宝扫描,就可以阅读每一张图片背后的故事。
在看展的同时,还在盛庭通道的集中展区增设了互动装置,展览首页采用了镜面材料,观众在看展的同时,自己身影也可以在镜面中呈现,在展区的重点,专设了留影互动的仿真展板,观众可以在画面中间驻足留影,寓意互联网改变的“我”。
让普通人上头条,让小人物受赞美,这是世界互联网大会历史上的第一次。互联网把世界变平,互联网科技则把世界变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