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联合创始人吴声:场景革命颠覆传统流量入口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文/天下网商记者 孙姗姗

摄影/天下网商 李俊

 

基于罗振宇魅力人格信任售卖8000套书,其实是一场冒险。但在5小时内,书全部售罄。事后有人总结这是微信场景营销的胜利。

 

来自福建的老林或许是最敏感的“罗辑思维”重度用户。2014年5月21日凌晨6点半,听完“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发售限量图书包的语音,他就意识到图书包奇货可居。他毫不犹豫抢购了10套,每套499元。但在几乎与官方售完同步,老林第一时间在个人淘宝店挂出了同样商品,每套998元。尽管当时老林逐渐将价格从998到898到698,直到498,但依然无人问津。而此同时,仍有大量留言涌入“罗辑思维”后台,欲求一书不得。

 

“罗辑思维”的快速销售与老林的故事 ,让我们了解这样一个吊诡事实:一个引爆场景对于另外特征的社群可能意味着无感、漠然、可忽略。换言之就是,你之蜜饯我之砒霜。

 

孰知,“罗辑思维”连接的是人与知识,河狸家连接的是人与手艺,微信连接的是人与人,但连接之后呢?共享或者分享?谁帮助流量变现,谁又生成新的流量?本书作者,罗辑思维联合创始人、前京东商城高级副总裁吴声的答案是:无论实物、信息、视频抑或图文,打动人心的场景成了商业的胜负手。换言之,未来谁没有场景,就不必连接。

 

吴声,想要尝试一次有关阅读场景的冒险。于是,2015年7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只有年轻人才能看懂的商业教科书《场景革命》面市。书的内容大胆而不脱俗,自由而不失严谨,正如吴声自言,这不是一本书,而是一篇很长的微信文案。若借用“深夜发媸”徐老师的话则是,对待一则微信传播,作风不妨大胆一些,毕竟它的寿命不到一天。既然你早晚要失去它,还那么小心谨慎干嘛?当然,《场景革命》的排版设计本身也是一次场景实验。

 


 

一次阅读场景的冒险

 

 

眼光穿梭在字里行间,甚至暂且能把内容放在一边。因为相比之下,排版、文字和设计更温柔地霸占你的视线。

 

的确,“这并不是本要死得远远的广告书、教科书,而近似于流行手绘。”

 

该书共有四大部分,从正在发生的场景革命开始,到构建场景的核心要素、方法论,最后落地到场景的商业应用。每一部分结束之后都会有两页“减压场景涂鸦”,与那本风靡全球的成人填色绘本《秘密花园》相似,看上去是一次无聊到无法抵抗的填色游戏,实际上却是一颗试图突破传统书籍的好奇心。

 

这种好奇心却正中我下怀。

 

如果说涂鸦是一次爱丽丝梦游仙境般的奇幻体验,那么目录设计则是一趟台湾小清新之旅。虽然竖排的文字或许与繁体字更配,但是简体字并没有完全出卖它。大面积的留白与恰到好处的文字间距,编织出不同的时空场景,丰富想象的场景维度。

 

涂鸦、排版和设计联合起来就是一场美到极致的用户体验。当然,这源自于书本主题和内容本身对于表现形式的集体投射。

 

在吴声看来,“体验美学”或许能够重塑商业逻辑。“让用户给品牌(产品/社群)作贡献,比让利给用户更重要、更有价值。”

 

正如这本书所传递的,《场景革命》的价值绝不是教科书式的教条主义,而是获取书籍内容本身即是一次阅读场景的华丽冒险。


 

一次年轻生活方式的洞察

 

 

“场景颠覆传统流量入口,反映的是这个时代消费精神的变化,是基于体验美学的场景经济范式。为用户提供价值,需要新场景的解决方案——为用户创造超越期待的体验,建立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让书本的每一页都有惊喜发生。《场景革命》用时下最热的丰富案例贯穿每一个章节,保证了惊喜的鲜活度。

 

整本书的结构其实非常简单,他会在一个章节中抛出一个问题,比如:

 

  • UBER打车软件,还是入口?

  • 美图秀秀到底是工具,还是社区?

  • 美团如何成为电影票房冠军的幕后推手?

……

 

然后从“场景洞察”、“场景延伸”和“场景方法”这三个维度作出解答。

 

对于UBER到底是打车软件还是入口的问题,吴声认为,作为一种“共享经济”的典型,场景对这一商业模式的创立有着重要的工具型作用;此外,基于新的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以共享经济的逻辑,将会形成一种全新的产品打法和场景分类。

 

不过,你有没有想过,在这些应用背后,有怎样的场景逻辑和用户痛点?吴声认为,在基于消费者场景体验的痛点基础之上,细分消费者需求,再确定场景的呈现细节。比如:

 

……

 

现在回过头来看,很多风马牛不相及的不同领域内的应用竟然都能找到相似的逻辑,因为围绕人的体验、生活、应用和消费场景的逻辑没有变。而所有的案例拼接起来,“接近于一次完整的年轻生活方式的洞察。”

 


 

一次场景商业化的实验

 

 

“场景”原本是一个电影中的专业名词,2012年以后,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孵化了场景化的思考。

 

吴声巧妙地将它用于定义电商模式——将看似连绵融融的生活切割成不同的场景,使互联网时代碎片化的后现代生活有迹可循,并以此作为电商的切入点。

 

他用“场景理论”重新定义了传统营销的四个维度——产品、营销、渠道和定价策略,并作为一种方法论重塑电子商务。这个方法论可以归结为四个“即”,产品即场景、分享即获取、跨界即连接、流行及流量。

 

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可能就是——“产品等于场景的解决方案”;“以人为中心的新分享能力,让品牌等于故事、文化和情怀”;“跨界的连接击穿了各种场景的区隔,形成的是新体验、新品类和新价值”;“流行成为流量的新入口,只有占据亚文化流行趋势的制高点,才能掌控流量的话语权”。

 

在书中,吴声经常用到这两个例子。租车应用UBER在6年时间内估值超过500亿美元;Airbnb短租推出餐饮共享服务后,估值迅速从130亿美元攀升至255亿美元。为什么这些应用能够实现指数级增长?

 

相比较健身、美甲等低频场景,租车或餐饮的情感需求更加高频,这也是为什么Airbnb要在低频的租房场景下加入餐饮共享服务。事实上,很多创业者从一开始就在纠结到底从哪一个领域切入,认为低频的就一定没有市场,高频的就能永久圈定用户。低频与高频问题一度甚至无解。

 

吴声对于场景的商业应用的建议是,通过“高频场景”获取用户,通过“低频场景”获取高毛利,通过“重度场景”形成产业链,通过“轻度场景”形成壁垒。当然,这些维度的场景细分是相对而言的,我们要意识到并善于利用从低频到高频、从轻度向重度的场景转化机会。

 

正如《场景革命》的副标题——重构人与商业的连接,场景在用一种温暖的、抽象的、感性的形象试图突破原有商业中的野蛮粗暴和唯利是图。

 

三种完全不同的体验会让你忘记,这原来竟是一本商业书。
 

 

 

 

作者: 吴声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副标题: 重构人与商业的连接

页数: 248

定价: 59.00

装帧: 精装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