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口红“嫡庶之争”透露博物馆文创IP激烈角逐-天下网商-赋能网商,成就网商
天下网商记者 汪帆
说起博物馆,人们的印象总是深沉威严,超脱世外,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佛系的淡然。然而,近几年来,博物馆纷纷走下神坛,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在社交媒体、天猫淘宝,甚至综艺节目中“放飞自我”。
就在几天前,一只口红的横空出世,搅动了博物馆的“商业江湖”。让近几年积极“入世”的博物馆,更加曝光在了人们的视野中。翘楚网红故宫博物馆,靠《国家宝藏》爆红的陕西博物馆、依托吴文化阵营的苏州博物馆,甚至打入国内市场的大英博物馆……一场博物馆界的“血战”悄然拉起,几家欢喜几家愁。
故宫淘宝推出的彩妆
而“可持续”赢得这场战争的,或许,需要那些能够沉下心来,真正吃透文物背后的文化精髓,并将其深入浅出输给大众的工匠精神。
600岁故宫文创玩转超级IP
近期,一只口红引起的故宫“宫斗”,持续上了微博热搜。故宫文创和故宫淘宝,两家店因到底谁才是故宫原创口红一事,大打出手。
故宫淘宝发博
而其实,不管是故宫文创还是故宫淘宝,都是一家,均为故宫博物馆开设的店铺。
这些店铺的文创产品,数量多达1000余件,几乎每件商品的销量都有万余,数量之多,销量之大,几乎到了刚上线不久就被秒空的地步。
2016年,故宫博物院9170种文创产品创造了10亿元营收,从而让各界都关注到传统文化产业蕴含的巨大商机。
如果说“故宫”是一个大IP,那么围绕其延伸出来的“故宫淘宝”“故宫猫”“萌系”产品、“我在故宫修文物”等都是其旗下的子IP。每一个小的切入口都有着其内容势能和目标细分人群。
故宫这几年的互联网转型风生水起:文创商品与脑洞文案的搭配方案至今引领风潮;推出的8款App赢得了“故宫出品必属佳作”的口碑;上半年在B站大红大紫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更是实力证明了突破次元壁活捉90后不过分分钟的事。
国家博物馆文创
全国超过2500家博物馆“跟风”
2016年,以故宫IP为首,带动了整个博物馆文创产业“井喷”。
中国国家博物馆在2016年开设了官方旗舰店,粉丝达到了73万,并且上线了自己的文创品牌“国博衍艺”。
打开中国国家博物馆天猫旗舰店,销售量排名第一的商品是一款龙形金步摇夜光书签,产品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清代头饰镀金点翠鸟架步摇。
苏州博物馆的的文创产品则有着鲜明的“吴文化”特色。从文衡山先生手植藤种子,到开启“舌尖上的国宝”大门的秘色莲花瓷曲奇饼干再到主打“丧文化”的唐寅系列。
苏州博物馆文创
陕西历史博物馆,则以唐朝仕女俑为原型衍生了“唐妞”系列文创产品。憨态可掬的唐妞在网络上成了“网红”,俘获一票粉丝。
2016年5月11日,文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出台,成为博物馆文创的助推器。
据有关报道,截止2017年,国内已有2500多家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围绕自己的馆藏产品进行IP开发。
几家欢喜几家愁
博物馆最大的财富自然非IP莫属,这是一种无形但却又有极高价值的“活资源”。
然而,在各地博物馆纷纷走下神坛,跨界热火朝天的同时,却又不乏粗制滥造。曾有媒体报道,某博物馆文创里一把价值2500元的茶壶,乡土的造型和令人咂舌的价格,被网友吐槽“让你把掏出来的钱包硬生生塞回去了”。
西安许多博物馆的产品雷同,不是书、钥匙扣、玩偶,就是手提布包、抱枕,外加粗制的文物复制品,鲜有特别抓人眼球的东西。
即使展示了文创产品,很多博物馆中也有一些只提商品,不讲幕后故事。例如农业博物馆开发的“戊戌吉庆梦想陶狗杯”,杯子上印制的小狗是一件馆藏汉代文物,但没有此文物介绍,反倒介绍了不少这款现代瓷杯的品质性能。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官网展示的文创产品,包括明信片、魔方、光盘、书籍等,但并未介绍文创产品的幕后故事。笔筒、镇纸和书签,差不多都使用了猿人头的造型,没有任何新意。”
真正可持续的,是对待文化的工匠精神
几乎同时起步的博物馆文创产品,为何品质如此参差不齐。在博物馆纷纷“入世”“躺赢”的今天,绝大多数却依旧铩羽而归。
作为文创产品开发的成功样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建议,博物馆应该有开放的心态,通过“互联网+”将文物和文化推送出去,让设计出的产品与人们生活绑定。
纵观故宫博物馆、苏博、陕西博物馆这些真正优秀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并不是简单“依葫芦画瓢”,照搬照抄。博物馆和互联网两方面的努力,缺一不可。
博物馆的工作,是把这中间的历史信息保管好,采集、破译、解读出来,并传播给合适的受众。
而互联网,则是把藏在历史书里和旅游攻略上的博物馆拉到公众面前,提高曝光率。把博物馆一直以来“高冷”的形象打破,用“卖萌”的方式接地气,吸引消费者。
但无论做好研究也好,好故事挖掘也好,这样的工作没有捷径、不能取巧,只能是潜心伏案,所需要的是包含文化“初心”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