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电影教父”吕克.贝松:马云让他重新思考艺术和商业的关系-天下网商-赋能网商,成就网商
文 / 千寻
老男神吕克·贝松来了。
7月11日,被称为“科幻电影教父”的法国著名导演吕克·贝松亮相由阿里巴巴集团在杭州主办的2017天下网商大会。一身松垮的黑色连帽衫,一头标志性的花白短发,身为艺术家的吕克·贝松现身以商业为主题的网商大会,似乎有些唐突,在接受《天下网商》采访的时候,他道出了此番“跨界”的缘由,而这竟然和马云有关。
吕克·贝松表示,此前,他和马云有过短暂的接触,他对马云印象不错。和部分只谈商业的企业家不同,马云谈的很多是人性层面的话题,这其实和他自己关注的领域很接近。而和马云的会面,也触发了贝松的思考——商业其实不是艺术的反面,相反,商业和艺术有很多相通之处,比如,都需要了解人的本质,都需要创造力,都需要情感上的联系。商业和艺术其实都在试图用富有创意的方式,和人的情感建立连接。“如果商业是一辆车的话,它的燃料就是人的精神,是人的创造力,没有了这个燃料,再好的车也开不动。”
在具体展开“创造力”这个话题的时候,吕克·贝松认为,这是小到一个公司,大到人类整体,生存下去最重要的因素。为了获取创造力,获取灵感,人需要一些工具。而吕克.贝松的工具简单到令人难以想象,它们就是人身上最普通的感觉器官:眼睛、耳朵、皮肤。
孩提时代,吕克·贝松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里,最近的玩具店离家有200公里之远。物质的匮乏只能通过想象力来补足。那时,哪怕是一块石头,一根树枝,也会在贝松眼里变成各种外星人的样子,而他更是想象了无数的故事来填补略显空荡的童年。吕克.贝松认为,在快节奏的今天,我们更需要这种打开全身感官的方式,去发掘和体验生活,触碰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而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关于贫穷如何让人变得富有。
从17岁开始,贝松迷上了把故事写成剧本。而直到今天,他拍摄的63部电影的剧本,全部都是他手写出来的,而不是用电脑。虽然多达几百页的剧本最后被他扔进了垃圾桶,但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训练,让他保持了自身的敏感度和创造力,也让他在越写越顺手之后,创造出了《第五元素》这样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阿里巴巴CMO董本洪提问贝松是否担心某一天灵感消失时,贝松的回答是不会,只要这样马不停蹄的写作不曾停止。
看过《第五元素》、《超体》的观众,一定对吕克·贝松电影中擅用的科技元素不陌生。正是因为天马行空的科幻场景和超现实的想象力,吕克·贝松素有“科幻电影教父之称”。贝松最新的力作,即将在全球公映的《星际特工》,更是把这种科幻既视感发挥到了极致。据称,这部又被称为《千星之城》的电影中将会展现8000多个不同星球上的神奇物种和各种星际穿越的黑科技。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能如此娴熟驾驭科幻大场面的导演,却连电脑都不会用。“没错,我不想隐瞒这点,我不会用电脑。以我这个年龄(56岁)来学电脑,似乎太晚了。”而更深一层的原因,竟然是贝松害怕因为依赖电脑,而让自己的大脑丧失想象力,丧失激发灵感的能力。“我的脑容量不够大,我连自己的电话号码都记不住,更别说去学电脑了,电脑那些复杂程序让我害怕。不过,正因为腾出了许多空间,我才能让我的大脑更好地发挥作用。”
不过,贝松并不排斥技术,他只是把技术看作一种通往创意之路的补充手段。比如,在营造外星人形象时,他有一支几百人的技术队伍,来处理各种技术问题。但是,技术从来都是手段,不是目的。“我看到很多人把3D,或者VR, 作为电影的销售方式,但是最后发现,效果并不好,有好的故事才是电影卖座的关键。”
在一直被追问的艺术性和商业性平衡的问题上,贝松的回答却颇为理性。他认为,商业和艺术应该是互补,合作的关系,让不懂商业的艺术家或者让不懂艺术的投资人拥有绝对话语权,都会是“很惨”的事情。他表示自己拍电影的时候也会考虑预算,把钱花在刀刃上。比如一个场面需要大吊车,他一定会在最需要的时候花钱找吊车,而不会让吊车在那里白白等上一个礼拜。此外,他也不排斥电影衍生品,认为这是观众可以继续和电影产生情感链接的载体,但关键是要质量好,而且不能只为了赚钱而生产。
近来,因为商业上的成功,有评论家认为贝松是“披着法国电影外衣的好莱坞导演”。对此,贝松给出了一个立场鲜明的回答:“如果有人邀请我去好莱坞拍片,我想我不会去。虽然去了好莱坞,我的钱包会变得鼓鼓的,但是我的心灵却会干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