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贫困村到“芝麻之乡”:淘宝打破信息壁垒,造致富“鱼塘”-天下网商-赋能网商,成就网商
八月初的一场及时雨浇灭了西分村二十几天的伏旱,却给江训才的淘宝直播带来了不便。因为提前公布了直播的时间,江训才只能在大雨里给客户讲解芝麻的生长和特征,让客户了解他们是在认认真真的做芝麻产品。
江训才是当地远近闻名的“芝麻大王”。他所在的西分村离鄱阳湖不到10公里,是江西省鄱阳县的一个贫困村。1998年,那场特大洪水从鄱阳湖倒灌进河道,吞没了农民的庄稼田地。目睹这一些的江训才立志要改变村民靠天吃饭的命运。
2018年,他看准了当地的特产—芝麻,成立了黑芝麻种植合作社。带领村里的贫困户种植了三百多亩黑芝麻,并开发出芝麻粉、芝麻糖、芝麻酱、芝麻油等芝麻深加工产品。现在,江训才的芝麻产品在淘宝等电商平台的销售额已经突破200多万。
江训才和当地村民在地里查看芝麻的生长情况
西分村的转变是众多贫困村的一个缩影。一根网线、一台电脑,让山东、四川、贵州等许多因地理位置不便、人口老龄化、产业落后等种种原因造成的贫困县,搭上互联网的东风脱贫致富。
有的地方,村子里甚至家家户户都做淘宝,电商年交易额能够达到上千万元人民币,成为名副其实的“淘宝村”。这样的模式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目前农村脱贫的一种新模式。
去年12月在山东菏泽召开的第五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表示,淘宝村是农村现代化的一个很好的探索,让大家看到了农村的未来和希望。“中国上一代的农民,很多人离乡背井做了‘农民工’;今天,农民不需要离开土地,就可以成为农业工、农林工,成为新型农民、创业农民和产业农民。”
把黑芝麻搬上淘宝,改变靠天吃饭的命运
2015年年初,大学毕业并在外工作两年的江训才回到家乡创业。起初,他和村里贫困户的农户合作,手工生产干豆角、干茄子、梅干菜等农家产品,通过网络卖给城市的客户。但由于这些农产品并不是鄱阳湖地区特有的,再加上一旦发洪水,村里的田地还是会被淹,这些生意的效果并不理想。
后来,江训才通过调研走访发现,鄱阳湖地区是全国芝麻最主要的产区,但本地只是芝麻原料的供应地,却没有自己的一个品牌。芝麻属于旱地作物,种植的区域地势高,受洪水影响相对较小。如果村民种植芝麻,不需要投入太多劳力和物力,村民们便可以多一份收入。2017年,他找到村里的手艺人做成芝麻糖,四个月时间卖出20多万元。
一个人半年的尝试,让他对自己做芝麻的品牌和深加工更有信心。江训才说服几个心系家乡在外奋斗的长辈成为他的股东,募集资金两百多万修建芝麻加工工厂和组建电商团队,努力把鄱阳湖黑芝麻打造成知名品牌。
江训才和他的电商团队一起讨论淘宝店铺的运营
2018年,江训才成立黑芝麻种植合作社,带领村里的贫困户种植了三百多亩黑芝麻,还开发出芝麻粉、芝麻糖、芝麻酱、芝麻油等芝麻深加工产品,“等今年十月份,自己的芝麻加工厂竣工,将会在自己的芝麻产品上精益求精。”
从2017年年底组建电商团队开始,半年的时间,江训才的芝麻产品在淘宝等电商平台的销售额突破200多万。江训才希望自己能够把西分村建成一个远近闻名的芝麻村,早日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等今年芝麻加工厂建成和芝麻丰收,江训才还打算举办芝麻丰收节,邀请客户与村民一起来芝麻地庆祝丰收。
汶川樱桃借助淘宝走出大山,供应链优化提高物流效率
1998年的特大洪水为江训才埋下了一颗要带领村民致富的种子,而2008年的汶川地震则让当时还在读高二的阿坝州羌族女生蒲恩亚下定决心,要帮助家乡的父老乡亲把水果卖出大山。
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非常适合车厘子的生长,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阿坝州特别是汶川、理县、茂县的农民都开始大量种植车厘子,当地人把它称为“大樱桃”、“甜樱桃”。但受到地震影响,在很多地方的水果已经靠淘宝卖到全国各地的时候,当地的樱桃生意并没有迅速发展起来。
2015年,地震之后就一直在成都的蒲恩亚回到汶川,决心要改变家乡的现状,提高果农的收入。她在淘宝开起了“阿坝州原产地店铺”,自己跑销售、收果子,还建起了冷链干线集中配送,搭建起了水果供应链,硬是把品质最好的车厘子通过淘宝卖到全国。
优化后的供应链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在上海或杭州这样的大城市,下单后48小时就能收到新鲜的樱桃,在省内则24小时就能收到。省去中间几层经销商的加价,再加上用严格标准对樱桃品质进行分层,蒲恩亚的利润空间比传统销售方式大,果农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
恩亚正在与快递商讨论产品包装
除了樱桃外,恩亚的淘宝店里还有枇杷、松茸、土蜂蜜等山货。2017年,她的公司靠在淘宝上卖樱桃等山货,一年的销售额300多万元,平均每月进账30万元。
到2017年底,阿坝州已经有300多名像蒲恩亚一样的淘宝电商从业者,承担了这里大约三分之一的水果销售任务。农民再也不会因为缺少销路或价格过低,而将水果烂在树上。在已经受益的果农的口口相传下,预计今后会有更多的水果和农产品靠着电商这条路走出大山。
“演出服之都”山东大集镇的逆袭:“东奔西跑,不如淘宝”
淘宝除了帮助偏远地区的农产品走出大山,还帮助一些原本缺少支柱型产业的贫困县,通过电商创业找到自己的出路。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是省级贫困县,不沿海、不沿边,也没有资源、区位优势,当地脱贫攻坚的任务十分艰巨。2009年以来,以曹县大集镇为源头,兴起了演出服饰网销产业,在互联网上找到了巨大的市场。
大集镇以前是劳务输出大镇,但现在却在当地流行一句话叫做“东奔西跑,不如淘宝”。越来越多的青年选择返乡创业,加入演出服大军。2012年,当地青年姜彪从山东大学毕业后,也返乡开起了演出服淘宝店,现在做的风生水起。
山东大学毕业的姜彪回到大集镇开起了演出服淘宝店,正在和工人沟通。
2017年6月1日当天,大集镇儿童演出服单日销售超过8万单,当天的销售额超过5亿元,创下了一个造富神话。现在,大集镇有两万余人从事电商产业,其中返乡创业人员超过三成。
2009年,刚听说“淘宝”这种电子商务模式时,很多村民大多持怀疑态度,直到有人通过淘宝脱贫致富。现在,大集镇已经成为农村大众创业的、万众创新的典范,因为“触网”开淘宝店,千百个农村家庭的命运也随之改变。
阿里巴巴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中国已有超过2100个淘宝村,比2016年增长超过60%,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淘宝村数量增长迅速。
目前淘宝村30岁及30岁以下的年轻网商占比达51.8%。截至2017年9月,共有6500余人返乡创业,包括大学生、退伍军人、外出务工人员等。越来越多像江训才、蒲恩亚、姜彪这样的年轻人,通过淘宝店将农产品、演出服等特色产品销往全国甚至海外市场,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让农民打破了信息的壁垒,帮助他们解决农产品卖到哪儿、卖给谁、怎么卖的销售渠道问题。在不少人看来,因为淘宝的出现,“信息时代的小岗村”的模样也日渐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