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运力”做成商品,这家公司想让货运市场标准化
在浩如烟海的货运App产品中,快货运的模式算不上新鲜:撮合货主和中小专线企业,让车和货能高效对接,解决以往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这也被称为物流界的“滴滴”模式。
与高度集中化的快递不同,零担货运市场以分散著称,并无巨头占据垄断地位。据快货运提供的数据,2014年,全国运输费用为5.6万亿元(来自国家统计局),货运运费总额超过4万亿,其中零担占2.5万亿,排名前30的中国零担物流公司总营业额为361.92亿,仅占总量的1.448%[z1] 。
类似德邦这样的大型零担物流企业都无法解决的问题,一家初创公司能解决么?
在接受《天下网商》记者采访时,快货运创始人杨邦照显得很有信心。按照他的设计,依靠着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快货运将像阿里改造商品交易那样改造运力交易,降低运力成本、提升交易时效和服务水平,做成一个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运力交易平台。
80万中小专线企业之痛
用移动互联网改造传统货运行业,做起来要比听起来难得多,杨邦照也曾遭遇过水土不服。快货运的前身是杨邦照做的另一个App“好运宝”,除去技术上的问题外,好运宝在交易逻辑环节没有打通,货主发出一个订单后会不经筛选地推送到司机端,极易被后者认为是无效订单;好运宝的操作过于复杂,订单需要填写十几个字段,用户流失率较高。
即便第一次并未成功,杨邦照对这个行业仍然充满信心,2014年8月快货运成立。在他看来,专线同城配送和长途零担货运还是未被充分挖掘的蓝海,虽然市场中已有云鸟、一号货车等300多个货运App产品,但目前专注于专线企业同城货运的只有快货运一家。
零担运输介于快递和整车运输之间,主要处理30kg至5000kg的货运需求,在零担运输市场中,一类是以德邦为代表的网络零担公司,专注于做30kg-100kg标的;另一类是专线企业,它们聚集于物流园区,专注于100kg-5000kg标的,大多承担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数条线路的货运业务。
这80万中小专线企业正是快货运的核心用户,在这个市场中,运力的供需主体分散程度高、信息不对称严重、交易标准化程度低。而痛点意味着商业机会。快货运希望能通过移动App来匹配供需双方,帮助中小专线企业拥有标准高效的门到门服务能力,为货主提供同城和长途一站式货运服务。
简单地说,快货运希望能将中小专线企业放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上,用一套规则来统一定价,将分散的市场组织起来,让货主体验到类似德邦那样的标准化门到门服务。
杨邦照对记者举例说,在阿里巴巴的1688物流平台上,如果要将货物从杭州运往上海,很容易就能找到专线企业来接货,价格差距并不大。而如果要将货物从杭州运往成都,则几乎只有德邦、安能等大型企业能承接,因为他们有成熟的全国性网络,而专线企业给出的报价会有大幅波动,这是由整个运输过程的复杂所致。
在一次典型的长途零担运输过程中,可能涉及到多次专线间的中转交易和同城配送交易,在中转时需要现场找车,这导致他们无法提前报出整个运输过程的价格。由于空载率高,还极有可能需要等待车辆装满才能发出。整个过程的主体分散,多次倒手,货物状态和轨迹无法监控,最终导致时效差、价格高、服务难以保证。
砍掉中间环节减少成本
快货运联合创始人兼COO赵干对记者解释说,阿里巴巴创造的电商交易模式改造了以往的商品分销制,通过砍掉中间交易环节来减少成本,同样的思路用于运力,就可以解决困扰专线企业的问题。
赵干说,运力交易的改造只有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才能做到。不同于实体商品,运力价格会根据时间、空间和货车状态来改变:同一辆车是否满载、离发车时间有多久、离接货地点的距离远近等诸多因素都会对价格产生影响,因此难以标准化,快货运所做的就是通过产品框架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面向B端,支付不是一件小事:快货运针对的是专线企业,与面向批发市场或者消费者端的App不同,在支付环节就要对用户进行再教育,一开始的做法是让专线企业给账户充值,由业务人员手把手指导使用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这在最初可能是市场运营遇到的难题之一。
12月,快货运长途零担交易系统即将上线,它可以帮助专线之间完成长途货运标的交易,使专线的长途拼货和中转更加便捷高效,并覆盖全国。通过将专线的网络互相连接,这些中小企业将有能力为货主提供同城和长途一站式货运服务。
快货运CSO李金城告诉记者,这套系统看起来有些像阿里巴巴平台,专线企业在上面开店,出售闲置的运力,平台则帮助他们匹配货主的需求,“货车可以看作移动店铺,专线企业希望能多发货,轻重货搭配后,一车货就可能从8000元升至12000元,也就意味着可以赚更多运费。”
李金城说,中国的零担货运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同城配送不标准,一次运输过程还要涉及到多次同城配送环节,而如果把专线企业的配送网络放到快货运上,就可以报出标准价格,让它们拥有德邦的服务水平,价格仅仅需要后者的三分之二。
在另一端,杨邦照表示,货主在快货运上花钱可以购买运力,还可以实现全程可视化的管理和调度:对司机进行评价,对过程进行监控,通过这两个功能来提升用户粘性,运价能降低20%,单一用户一年就能省下10万左右的运费,还能节约时间成本、管理成本等。
同城货运是核心竞争力
这套看似宏大的长途零担交易系统背后,入口是快货运已经打下基础的同城货运,这也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
杨邦照告诉记者,自从公司成立以来,在同城货运这块,快货运已经发展了武汉、郑州、长沙、成都、西安、杭州六个城市。
快货运的种子投资人是快的打车创始人陈伟星,从他身上,快货运团队学到了互联网产品的“极致”哲学,从某个特点切入,找到用户需要什么。在物流行业的安全、服务、价格和速度四个属性中,杨邦照和赵干找到的切入点就是速度,2015年3月,快货运制定了“313”的用户体验目标,也就是30秒完成匹配,100%匹配成功,30分钟到车。
陈伟星教给团队的另一个核心要点在于,快货运应该是互联网公司而非物流公司,问题应该通过服务器、模型和算法解决。目前,在快货运的订单中,80%以上是自动匹配的,也就是说,10个订单中有8个由司机抢到,剩下的2个由人工派单。暂时无法实现100%全自动匹配的原因有三个:一是道路禁行,司机不会抢单;二是发出地较为偏远,周边司机少;三是货物超宽超高等,之后,快货运将持续提升这方面的自动化水平。
杨邦照告诉记者,快货运的App已经迭代了50多次,在行业内算是更新速度最快的,一开始是人工在线下搭模型,帮助货主发单,慢慢过渡到货主自行发单,后台的调度也不断优化,通过动态和静态的集约化解决回程空载和拼货的问题,用赵干的话来说,这套系统本质上的指导原则就是增加订单价值,以此提高接单率。
2015年9月,快货运拿到了1000万美元的A轮投资,投资方是香港上市公司。杨邦照透露,目前快货运平台上的单日订单峰值可达到11000单,预计明年3月将达到30000单。明年5月,快货运计划开到30个省会城市,年底开到50个一二线城市,逐步建立起健全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