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蕾:从蚂蚁金服看合格的、有生命力的互联网金融
在2016中国(杭州)“互联网+”金融大会上,蚂蚁金服CEO彭蕾认为,互联网金融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但也绝不是把线下金融搬到网上的“搬家游戏”。并从蚂蚁金服的实践,考量了什么才是合格的、有生命力的互联网金融。
彭蕾:大家上午好。在开讲之前,特别想向传统银行合作伙伴表达内心的感谢。这两年互联网金融特别热,“互联网金融将会改变一切”的说法甚嚣尘上。其实我们心里特别清楚,如果没有传统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十年如一日的精耕细作,互联网也是无米之炊。在当下这个金融变革时期,在这些抓眼球的标题背后,我们更要思考:如何实践传统金融机构和新兴互联网技术的结合,怎么共同融合、相互助力,怎样向传统金融机构学习严谨、专业的金融能力,互联网金融怎样借鉴技术、大数据、风控等能力做转型。
什么是合格的互联网金融
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什么是合格的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是近几年刚刚热起来的话题,现在就谈它的真伪或是下一个定论,对行业都是不健康的。因此我选择了较为中性的表达。
首先,要看金融的前提——需求来自哪里。无论是传统金融还是互联网金融,都能看到巨大的机会。在发展中国家,仅有40%的家庭拥有储蓄;有信贷需求的个体中只有21%的人通过正规渠道来解决融资需求,剩下的79%都是通过地下钱庄和融资借贷完成的;在中国,有72%的成年人不能正确理解“风险分散”“通过膨胀”这些金融概念……这都说明中国的“金融小白”非常多,里面有巨大的机会,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风险。作为金融从业者,如何管理管理投资者适当性,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普惠金融任重道远,而互联网金融为它带来了希望。但最近传出了很多P2P平台跑路、众多违约事件的新闻。互联网具有聚合和传播的效益,无论在互联网上做得好或不好,都具有强烈的放大效应。在金融领域,互联网对行业本身带来的风险也成倍放大,说白了,就是来钱快。那么它们究竟是不是真正的互联网金融?其实我们持有保留意见。很多公司打着“互联网金融”的旗号,却带有传销特质。因此,我们应该思考,在今天这个阶段怎么看透这些公司、防范它们、重回普惠金融的初心。
从余额宝开始,互联网金融变成了热门话题,大家看到了它的迅速成长,它背后对接的巨大消费场景。在2015年双11的912亿成交额背后,有好几百亿都是余额宝用户创造的。余额宝不是凭空出现的创新金融,只是因为有巨大的消费场景,与货币基金对接,才产生了这样的效益。今天的金融创新,要问问自己创新的源泉来自于哪里。
从蚂蚁金服的实践,看合格的、有生命力的互联网金融
要考量蚂蚁金服的互联网金融之路,首先要看其是否有“最后一公里”的技术能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金融需求的出发点,以及相应的技术实力。支付宝在11年前开始发展时,解决的是网购支付环节的重要命题——信任问题。这个环节看上去是担保交易,但解决的问题非常清楚,对整个互联网的支付效益提出了很高要求。蚂蚁金服从哪里来?用什么样的方式走到这里?未来这样的方式会变成什么样的新方式?再怎样继续发展?一切的源头都在这里:支付宝解决“最后一公里”的支付问题时,对整个效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使得云计算成为了互联网金融必须具备的底层能力。
第二,关于风险。我说的风险并不是金融的风险,而是互联网技术面对的挑战。在开放的环境里,互联网面临很多攻击风险。但对我们这样拥有云计算安全能力的机构而言,这反而推动了支付宝,促使支付宝的安全能力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第三,是成本。互联网的成本是海量的、碎片化的。如果成本很高,就很难做到可持续性。普惠金融要可持续发展,对互联网的支付成本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今天,蚂蚁金服已经彻底去掉了IOE,而是使用自己研发的数据库,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用不断提高的技术和降低的成本做到单笔技术成本仅为2分钱,这是非常重要的前提。如果成本很高,做互联网金融也难以为继。用户也无法承担很高的成本,因此我们一直在把用技术创新带来的低成本和高效率回馈给用户。
讲完支付后,我们看一下蚂蚁小贷。经历四五年时间,蚂蚁金服的小贷业务贷款余额并不高,现在有300多亿元,贷款客户数约为200万,余额单户户均非常低。基于大数据的风控能力以及创新技术触达客户的能力,淘宝上的创业者、小卖家、老板信用好坏,都能通过网上的经营行为作出分析。基于蚂蚁小贷和网商银行的风险控制模型,可以实现3分钟申请、1秒钟到账,不需要任何人工干预。
可能很多朋友会有疑问:你没有网点,怎么识别、触达客户,做贷后的监控和管理?实际上,我们有非常严谨的模型,有入门门槛,对网商进行预测,识别流水情况、交易情况和服务客户的能力等。例如,我们现在的一个模型已经能识别张三只能贷10万元,而李四信用较好,可以贷款15万元。把许可开放后,用户就能在一分钟之内贷到10万元或15万元,而不需要做额外的工作。
再来看蚂蚁金服目前在做的理财产品,从最早的余额宝到招财宝,都在发展过程中。2015年8月,我们发布了蚂蚁聚宝,是一个资金理财平台,面向那70%多对金融属于不太了解的小白客户。他们是大众用户,不会进行很复杂的软件操作,风险识别能力较弱。
为什么是针对这些用户?蚂蚁金服专注于“小确幸”,就是要为海量的小白用户和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用户提供服务。余额宝的收益现在是百分之2点多。当然,有更高的投资收益需求的人,可以通过银行的VIP、大客户通道,寻找专项理财。但蚂蚁金服服务的不是这些用户,而是要把稳妥性做到极致,这是我们最重要的出发点。
在我们内部的业务考核中,KPI不是规模,也不是利润,而是每一个客户的存续时间。假设你有一个蚂蚁金服的理财账号,希望它能被传给女儿、外孙,一直传下去。当外面有钱赚的时候转出去,但收益不好的时候转回来。这个理念在实践中碰到了很多挑战——因为外面的诱惑太多,到处都是高收益、各种各样的机会,都需要识别。所有的从业者都有欲望,蚂蚁金服也有不断做大的欲望,但我们不求规模,这个过程看起来非常复杂,极具挑战。
基于这样的理念和特点,我们有自己的指导原则。一是产品本色。即不要有一大堆花哨的术语,而是直奔主题;二是“说人话”;三是风险提示。让用户知道风险自负,例如“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样的提醒,必须在产品流程中随时随地体现;四是互动教育。在社区、在网上分享、交流,提供怎么识别风险、怎么管理适当性等内容。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和门槛
以上是我们自己的实践。基于实践我们看到,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之一都是由商业驱动,并且为商业服务。没有无缘无故的金融。衡量金融行业的创新标准并不是赚钱与否,而是看能否对实体经济和普通人的生活有促进作用,能否租金社会的进步。
金融机构有两个非常核心的能力:一是从简单的问题出发,不断构建能力,触达资金两端(投资端和融资端),二是管理并不断教育数以亿计的用户。在融资端的资产风险,到底拿钱干什么,融资者本身的信用问题是我们要考量的。同时,在投融资两端的资金传导,风险按照何种规律扭转,也是我们思考的。最近险资入市,针对大的宏观金融理念对整个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影响,蚂蚁金服会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小组,为大量小型投资者做好提前防范和布局。
互联网金融的门槛是什么?一是普惠金融的初心。你今天做这个事,究竟是想自己赚钱,还是要实实在在地解决哪种社会问题,你是否解决了一个普遍意义上的用户需求;二是技术能力。你是否有对付黑客技术的稳定性,能否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三是基于大数据的风险甄别能力。今天,蚂蚁金服有一个保证账户安全的险种,叫做账户安全险——用0.88元保险保100万元资产,整个安全风控的能力资损率能做到百万分之四左右;四是有适当性管理和投资者、融资者信用体系管理,面向消费者、用户、市场的信息能否做到透明、及时和真实。
我们的结论是:互联网金融绝不是搬家的游戏,只要把金融搬到网上就能实现。要考虑到互联网有特殊性、聚合性和传播效益,它的技术需要非常强的专业要求和更高的门槛。
总而言之,互联网金融并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它对于从业者的初心,以及他是否具备这样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缺一不可。在转型中,中国新经济需要新金融,需要合格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同时,互联网金融也需要得到支持,例如“互联网+”成为国家战略。在这个过程当中,互联网金融能不能跟上步伐?对这个时代,对这个社会转型变革没有做到自己应有的贡献?这是互联网金融从业者需要去思考的。
从互联网金融并没有改变金融本质的角度看,行业自律很重要。希望所有从业者一起共同发挥自己的创新,带着自己的敬畏之心不断提升能力,真的服务小微群体和个体的消费者,真的可以因为这一群人的存在让国家和社会,让这个行业变得有所不同!谢谢大家。
(编辑/康倩茹)
彭蕾:大家上午好。在开讲之前,特别想向传统银行合作伙伴表达内心的感谢。这两年互联网金融特别热,“互联网金融将会改变一切”的说法甚嚣尘上。其实我们心里特别清楚,如果没有传统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十年如一日的精耕细作,互联网也是无米之炊。在当下这个金融变革时期,在这些抓眼球的标题背后,我们更要思考:如何实践传统金融机构和新兴互联网技术的结合,怎么共同融合、相互助力,怎样向传统金融机构学习严谨、专业的金融能力,互联网金融怎样借鉴技术、大数据、风控等能力做转型。
什么是合格的互联网金融
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什么是合格的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是近几年刚刚热起来的话题,现在就谈它的真伪或是下一个定论,对行业都是不健康的。因此我选择了较为中性的表达。
首先,要看金融的前提——需求来自哪里。无论是传统金融还是互联网金融,都能看到巨大的机会。在发展中国家,仅有40%的家庭拥有储蓄;有信贷需求的个体中只有21%的人通过正规渠道来解决融资需求,剩下的79%都是通过地下钱庄和融资借贷完成的;在中国,有72%的成年人不能正确理解“风险分散”“通过膨胀”这些金融概念……这都说明中国的“金融小白”非常多,里面有巨大的机会,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风险。作为金融从业者,如何管理管理投资者适当性,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普惠金融任重道远,而互联网金融为它带来了希望。但最近传出了很多P2P平台跑路、众多违约事件的新闻。互联网具有聚合和传播的效益,无论在互联网上做得好或不好,都具有强烈的放大效应。在金融领域,互联网对行业本身带来的风险也成倍放大,说白了,就是来钱快。那么它们究竟是不是真正的互联网金融?其实我们持有保留意见。很多公司打着“互联网金融”的旗号,却带有传销特质。因此,我们应该思考,在今天这个阶段怎么看透这些公司、防范它们、重回普惠金融的初心。
从余额宝开始,互联网金融变成了热门话题,大家看到了它的迅速成长,它背后对接的巨大消费场景。在2015年双11的912亿成交额背后,有好几百亿都是余额宝用户创造的。余额宝不是凭空出现的创新金融,只是因为有巨大的消费场景,与货币基金对接,才产生了这样的效益。今天的金融创新,要问问自己创新的源泉来自于哪里。
从蚂蚁金服的实践,看合格的、有生命力的互联网金融
第二,关于风险。我说的风险并不是金融的风险,而是互联网技术面对的挑战。在开放的环境里,互联网面临很多攻击风险。但对我们这样拥有云计算安全能力的机构而言,这反而推动了支付宝,促使支付宝的安全能力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第三,是成本。互联网的成本是海量的、碎片化的。如果成本很高,就很难做到可持续性。普惠金融要可持续发展,对互联网的支付成本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今天,蚂蚁金服已经彻底去掉了IOE,而是使用自己研发的数据库,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用不断提高的技术和降低的成本做到单笔技术成本仅为2分钱,这是非常重要的前提。如果成本很高,做互联网金融也难以为继。用户也无法承担很高的成本,因此我们一直在把用技术创新带来的低成本和高效率回馈给用户。
讲完支付后,我们看一下蚂蚁小贷。经历四五年时间,蚂蚁金服的小贷业务贷款余额并不高,现在有300多亿元,贷款客户数约为200万,余额单户户均非常低。基于大数据的风控能力以及创新技术触达客户的能力,淘宝上的创业者、小卖家、老板信用好坏,都能通过网上的经营行为作出分析。基于蚂蚁小贷和网商银行的风险控制模型,可以实现3分钟申请、1秒钟到账,不需要任何人工干预。
可能很多朋友会有疑问:你没有网点,怎么识别、触达客户,做贷后的监控和管理?实际上,我们有非常严谨的模型,有入门门槛,对网商进行预测,识别流水情况、交易情况和服务客户的能力等。例如,我们现在的一个模型已经能识别张三只能贷10万元,而李四信用较好,可以贷款15万元。把许可开放后,用户就能在一分钟之内贷到10万元或15万元,而不需要做额外的工作。
再来看蚂蚁金服目前在做的理财产品,从最早的余额宝到招财宝,都在发展过程中。2015年8月,我们发布了蚂蚁聚宝,是一个资金理财平台,面向那70%多对金融属于不太了解的小白客户。他们是大众用户,不会进行很复杂的软件操作,风险识别能力较弱。
为什么是针对这些用户?蚂蚁金服专注于“小确幸”,就是要为海量的小白用户和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用户提供服务。余额宝的收益现在是百分之2点多。当然,有更高的投资收益需求的人,可以通过银行的VIP、大客户通道,寻找专项理财。但蚂蚁金服服务的不是这些用户,而是要把稳妥性做到极致,这是我们最重要的出发点。
在我们内部的业务考核中,KPI不是规模,也不是利润,而是每一个客户的存续时间。假设你有一个蚂蚁金服的理财账号,希望它能被传给女儿、外孙,一直传下去。当外面有钱赚的时候转出去,但收益不好的时候转回来。这个理念在实践中碰到了很多挑战——因为外面的诱惑太多,到处都是高收益、各种各样的机会,都需要识别。所有的从业者都有欲望,蚂蚁金服也有不断做大的欲望,但我们不求规模,这个过程看起来非常复杂,极具挑战。
基于这样的理念和特点,我们有自己的指导原则。一是产品本色。即不要有一大堆花哨的术语,而是直奔主题;二是“说人话”;三是风险提示。让用户知道风险自负,例如“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样的提醒,必须在产品流程中随时随地体现;四是互动教育。在社区、在网上分享、交流,提供怎么识别风险、怎么管理适当性等内容。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和门槛
以上是我们自己的实践。基于实践我们看到,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之一都是由商业驱动,并且为商业服务。没有无缘无故的金融。衡量金融行业的创新标准并不是赚钱与否,而是看能否对实体经济和普通人的生活有促进作用,能否租金社会的进步。
金融机构有两个非常核心的能力:一是从简单的问题出发,不断构建能力,触达资金两端(投资端和融资端),二是管理并不断教育数以亿计的用户。在融资端的资产风险,到底拿钱干什么,融资者本身的信用问题是我们要考量的。同时,在投融资两端的资金传导,风险按照何种规律扭转,也是我们思考的。最近险资入市,针对大的宏观金融理念对整个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影响,蚂蚁金服会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小组,为大量小型投资者做好提前防范和布局。
互联网金融的门槛是什么?一是普惠金融的初心。你今天做这个事,究竟是想自己赚钱,还是要实实在在地解决哪种社会问题,你是否解决了一个普遍意义上的用户需求;二是技术能力。你是否有对付黑客技术的稳定性,能否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三是基于大数据的风险甄别能力。今天,蚂蚁金服有一个保证账户安全的险种,叫做账户安全险——用0.88元保险保100万元资产,整个安全风控的能力资损率能做到百万分之四左右;四是有适当性管理和投资者、融资者信用体系管理,面向消费者、用户、市场的信息能否做到透明、及时和真实。
我们的结论是:互联网金融绝不是搬家的游戏,只要把金融搬到网上就能实现。要考虑到互联网有特殊性、聚合性和传播效益,它的技术需要非常强的专业要求和更高的门槛。
总而言之,互联网金融并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它对于从业者的初心,以及他是否具备这样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缺一不可。在转型中,中国新经济需要新金融,需要合格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同时,互联网金融也需要得到支持,例如“互联网+”成为国家战略。在这个过程当中,互联网金融能不能跟上步伐?对这个时代,对这个社会转型变革没有做到自己应有的贡献?这是互联网金融从业者需要去思考的。
从互联网金融并没有改变金融本质的角度看,行业自律很重要。希望所有从业者一起共同发挥自己的创新,带着自己的敬畏之心不断提升能力,真的服务小微群体和个体的消费者,真的可以因为这一群人的存在让国家和社会,让这个行业变得有所不同!谢谢大家。
(编辑/康倩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