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体验”要怎么卖?媒体“老炮儿”创业,做了这样一个人格化电商平台-天下网商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摘要:主打高端生活方式消费的电商平台“24季私享家”上线,它曾获得来自阿里和华媒控股投资的2500万元天使轮资金。

除了相对精致的食品和日用品外,“24季私享家”平台上的产品也包括民宿预定、体验课程、定制餐饮等,只不过每个版块SKU都不多,像是杂糅了“Airbnb”、“Enjoy”和“在行”等平台部分功能的集合体。

朱建认为,“24季私享家”与其他平台的不同在于有更为严格的遴选,并用人格化、故事化分享的方式背书,来解决用户的信任问题,满足他们对于“信息真实”的需求。

“匠人精神确实可以用来为你的产品背书,但人们吃火锅肯定会首先想到海底捞这样的品牌,不会说我今天就是想去买一个匠人精神的东西尝尝,消费者的心理路径不是这样的,他不会第一个想到你。”

“生活体验”要怎么卖?媒体“老炮儿”创业,做了这样一个人格化电商平台-天下网商

文 / 天下网商记者 何承轩

当你吃腻了工业化的食品,想找一些真正“手作”的良心产品时,可能无处寻觅;当有难得的空闲时间时,却也不知道该去如何消磨。

《都市快报》前总编辑朱建说,他发现身边有许多人都存在类似困惑,于是,他创立了一个名为“24季私享家”的电商平台,贩卖所谓的“深度生活体验”。

问题在于,谁会为这个想法付费?

“24季私享家”目前打算聚焦“中产家庭”,涉及旅游、美食、文化等方面的产品。在其App的界面上,分为“体验”和“商品”两个板块,由具有独特知识和技艺的“发起人”提供体验课程、定制餐饮/民宿,或者是在平台上出售手作商品。

其中的典型,如杭州花房餐厅主人“响马”发掘传统工艺再造的“虞府百年手工香肠”,曾得到《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在微博上的推荐。在“体验”方面,则有诸如湿版摄影、旗袍定制、琉璃手作等内容,需要用户在App上付费,由“发起人”带领体验。

朱建称,“24季私享家”在近日算是正式上线,该平台此前已试运营近4个月,筹备一年有余。2015年底,朱建受到一位投资人启发,决定从体制内辞职创业,尝试做商业项目,并获得来自阿里巴巴和杭报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华媒控股投资的2500万元天使轮资金。在一年多的筹备期内,团队改了无数次方案,终于有了现在这样一个产品雏形。

目前,团队的合伙人还有曾任《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的美食作家沈宏非,运营总监何芬芳曾负责淘宝食品运营,技术总监曾是聚划算的技术架构师,也有部分成员来自已宣布停刊的《都市周报》。“24季私享家”已开通杭州和上海两个城市,接下来将按照城市来布局内容和资源。

“生活体验”要怎么卖?媒体“老炮儿”创业,做了这样一个人格化电商平台-天下网商

左五为创始人朱建,左六、右一分别为知名设计师沈雷和外婆家创始人吴国平,是朱建好友也为公司顾问

用人格化背书,做生活方式消费的集合体

看起来,只要是关于“生活方式”的产品和内容,都在“24季私享家”的考虑范围内。除了相对精致的食品和日用品外,也包括民宿预定、体验课程、定制餐饮等,只不过每个版块SKU都不多,像是杂糅了“Airbnb”、“Enjoy”和“在行”等平台部分功能的集合体。

朱建认为,“24季私享家”与其他平台的不同在于有更为严格的遴选,并用人格化、故事化分享的方式背书,来解决用户的信任问题,满足他们对于“信息真实”的需求。而取名“24季”,则是因为上架商品将以时令来更替,提供精选而且高流动性的SKU,缩短用户的决策时间。

“我自己是做新闻出身的。深恶痛绝的一点是,我们做新闻也很难做到真实,我希望这个产品还是有一些真实在里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觉得做这个东西和做媒体是一样的。”朱建说。对他而言,做这个产品也是为了解决个人问题:“五十岁之后,自己该干什么?”

在朱建看来,“24季私享家”主要是为了解决两个问题:家庭消费对食品品质和安全普遍都有更高的要求;现代生活“空心化”、娱乐方式单一,许多人不知道如何合理安排周末的时间,更不用说如何安排旅行了。

 

对于前一点,一些生鲜食品电商平台也在做人格化背书的产品,比如一直力推“褚橙”、“李玉双大米”等产品的“本来生活”;对于后一点,“Airbnb”、“美团”、“周末去哪儿”等平台也在以不同方式试图解决这个问题。而以真实性、人格化背书的品质为落脚点的“24季私享家”,究竟能否如愿聚集起所谓“中产家庭”用户,来解决他们的需求,还有待验证。

另外,在定价策略上,似乎也能反应一定的用户偏向性:在该平台上的SKU定价大部分处在100-1000元之间,少量为0-100元或者1000元以上。定价目前完全由发起人自主决定。

介入供应链,为非标产品做品牌

一方面,“24季私享家”在定价权上给了发起人极大的自由,另一方面,在一些无品牌、非标准化的商品引入上,该平台会一定程度上介入其供应链,比如对于手工酱油和散养鸡蛋,会协助办理食品安全准入资质、设计品牌内容等。

与同样瞄准中产人群,主打ODM模式的“网易严选”不同,“24季私享家”主要瞄准的是相对产量小、非标准化的手工产品甚至是难以定量的“体验”,把它用标准化的形式做成可体验的产品。而对于品质的把关,朱建承认,“前期需要我们反复体验,成本也比较高。”

作为他的好友,生鲜电商平台“花样菜场”联合创始人王永智(笔名:王五四)说:“我看到24季私享家在不断挖掘一些没有品牌的产品,赋予它品牌的概念,或者是想给原有的百年品牌打造一个生态。这也是一种商业模式。”

对于小众、精选的商品和体验,市场需求仍在。可以借鉴的是,2017年2月,同样位于杭州的匠人手作电商平台“东家”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而其对标的国手工艺品电商Esty,在2015已完成上市,不过在此之后,这个行业很少有新的创业公司出现。

问题也很明显,如Esty近年来一直面临资金匮乏的问题,无力快速增长,亚马逊在2015年推出的手工艺频道“Handmade”则始终不温不火。“Enjoy”、“Airbnb”在规模扩张之后,SKU也变得比原先庞杂许多。

“生活体验”要怎么卖?媒体“老炮儿”创业,做了这样一个人格化电商平台-天下网商

“24季私享家”上的商品部分

可能的方向:接入食品大卖家的高端产品

在一年多的筹备期内,朱建走访了许多互联网公司。在他看来,快速扩张不是“24季私享家”的要义,他想保持“小而美”的状态慢慢推进。可能最后还是会遇到这些问题:应该将哪些产品扩大规模?如何应对随之带来的弊端?还有没有其他有效的变现方式了?

对于具体的变现途径,“24季私享家”还没有非常明确的方案。除了平台自己挖掘的产品,朱建表示还会和淘宝、天猫平台上的食品大卖家合作:“他们在淘宝上卖的是爆款,但也有一些小众、高端产品通过其他渠道发售,我们可以接入进来。”

无论如何,这看起来仍旧不像是一个能做到足够高频的生意。朱建表示,佣金体系、产品包装,甚至是在App之外的线下资源,都是该平台未来考虑的营利方向。但目前的首要任务还是聚集更多符合平台调性的“发起人”和用户。

葡萄酒会员制电商“企鹅团”创始人王胜寒(昵称:“醉鹅娘”)曾经尝试过KOL电商,但并未获得成功。她告诉《天下网商》记者:“匠人精神确实可以用来为你的产品背书,但人们吃火锅肯定会首先想到海底捞这样的品牌,不会说我今天就是想去买一个匠人精神的东西尝尝,消费者的心理路径不是这样的,他不会第一个想到你。”

或许还有一条路径,像吴晓波频道电商业务“美好的店”一样,以内容引流,通过“书友会”这样的粉丝社群提高用户粘性、参与度和信任感。不过,“24季私享家”App本身不带有用户评论功能,朱建也表示曾经砍掉了“社区”板块,在之后公众号等渠道的内容运营上也不会直接引流来售卖产品。至于会如何做,朱建并未透露太多。

不过,“生活方式”实际上仍旧是一个大众、高频的话题,精品也不意味着小众。“24季私享家”是否能找到合适自己的道路,对用户的理解可能是关键。

(编辑 / 吴思凡)

随意打赏

天下网商图媒体媒体天下网商天下网商官网网商图媒体电商网商天下网商网商银行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