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否决蚂蚁金服收购速汇金背后,中国互联网势力的崛起-天下网商-赋能网商,成就网商
蚂蚁金服和美国两大独立汇款公司之一的速汇金的收购交易,未能得到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的批准,被迫中止。美方阻止这桩交易的理由,是蚂蚁的收购将威胁美国公民数据的安全性。事实上,蚂蚁金服已经在交易中做了充分承诺,速汇金的数据基础设施将保留在美国,用户信息将被加密或保存在美国安全的设施内。从根本上说,美国官方对这宗交易的态度,实际上反映的是其对中国经济实力和中国企业影响力快速提升的担忧。
自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在“美国优先”政策的导向下,美国全面收紧了对外资在国内并购的审查,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资企业的收购行为受到的限制可谓首当其冲。统计显示,2017年全年,中资企业对美并购交易规模同比下降了八成,足见美国监管环境对中资的严苛程度。
美国国内舆论普遍认为,中国正在对美发起“战略竞争”,这在2017年12月特朗普的国家安全报告中也有体现。特朗普将中国视为“全球地缘政治、经济影响力和价值观层面的竞争对手”,因而特朗普政府也不免担心,中资企业在美国的收购,可能使得美国在技术和商业上的竞争优势受到削弱。
2017年9月《经济学人》,阿里巴巴被视为中国新经济的一张“王炸”
这的确反映出一个重要的事实,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正在成为挑战美国全球地位的全新势力。中国不仅仅只是资本的输出者,而已经开始抢占越来越多的全球竞争前沿领域。
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金服,是当下全球估值最高的非上市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金融科技公司,蚂蚁金服是全球移动支付和互联网金融业务的领跑者。背靠阿里巴巴经济体,蚂蚁金服正在加速其全球布局的步伐,支付宝正在越来越多的国家落地。在业务全球拓展的同时,蚂蚁金服持续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战略投资,输出商业模式并为海外合作方赋能,最典型的例子,印度版支付宝Paytm在引入蚂蚁金服这一战略股东之后,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已成长为全球第四大电子钱包。
过去,人们往往认为中国科技企业的模式不过是“Copy to China”的简单复制。当蚂蚁金服的收购遭到美方阻挠的时候,世人能够清晰地发现,中资企业已经不再是一个“模仿者”,而成为全球商业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如果说中国企业只会模仿的话,美国完全无需对这一桩并购案如此紧张。
互联网是新一轮全球技术革命的龙头,中国正在快速把握互联网时代的机遇。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令美国一部分人感到震慑的是,它对全球商业格局变革的深刻洞见和全面引领。阿里巴巴的新零售实践,正在驱动中国零售业率先进入全面的数字化时代;菜鸟物流的庞大网络,正在重构前所未有的高效率的物流体系;蚂蚁金服的实践,则成为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的典范,为企业、商家和消费者全面赋能。而这一切,都是阿里巴巴的“原创”,而非基于对美国模式的模仿。阿里巴巴在美国资本市场的抢眼表现,就是美国投资人“用脚投票”的结果,而在美国著名风险投资数据库CBInsights最近进行的全球最有投资价值公司的评选中,阿里巴巴力压亚马逊夺冠,也反映出阿里巴巴的创新能量和增长潜力,已经受到美国主流投资界的高度认可。
阿里巴巴在美国投资机构举行的最具长期投资价值公司评选中夺冠
平心而论,阿里巴巴的崛起,正是中国科技企业摆脱“山寨”标签的最佳缩影。阿里巴巴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形象代言人”,对阿里巴巴旗下蚂蚁金服的跨境并购的严苛,本质上是美方对中国经济崛起态势的警惕,这也就无怪乎中国外交部都高调表态,希望美方能为中国企业赴美投资兴业提供一个公平的、可预期的环境。
事实上,虽然中美两国的长期竞争客观存在,但两国经济的融合程度已经不断加深。在短期内,中美两国在贸易和投资领域的潜在摩擦可能升高,但从长远来看,阿里巴巴等中资企业对全球商业和技术革新的推动,对全球经济乃至美国经济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价值。正如美国资本市场对阿里巴巴的疯狂追捧一样,美国商业社会都要面临一种全新的局面,那就是中国创造力的空前提升,美方最终一定会逐渐适应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