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世界:VR和ER带来的颠覆性改变
颠覆性的技术,改变人类的生活,从诞生到无所不在,往往需要经历时间的考验。从电视行业诞生到兴盛,大约用了30年时间;从移动电话出现到手机无所不在,用了40年。那么,从2016年的“VR元年”,到每一个人都能拥有自己的“阿凡达”,需要多少年?8月28日,理解未来第19期讲座中,中山大学人机互联实验室主任翟振明教授给出了从VR(虚拟现实)到ER(扩展现实)的假想路径图,描绘出有关未来世界的无限可能。
虚拟现实的探索在上世纪50年代即已开始。如果把由此延续到70年代的探索称为“VR1.0”,上次世界90年代“VR之父”拉尼尔带起的第二轮热潮称为“VR2.0”,2016年开始的“VR元年”,其实已经是历史上的第三次。
面对如今大热的“VR概念”,翟振明给出了VR的三个关键字:3D、互动和沉浸感。
翟振明认为,VR技术的第一要素是3D,一定是双眼成像。人类的眼睛,两边看同一个物体是不一样的,这样才能形成3D形象,才能有空间感。VR要虚拟整个物理世界,3D是其中的关键要素。第二,是要有互动,要有动作捕捉,通过将动作捕捉反馈到电脑,经计算后刷新画面,使体验者看到的图像,和真实世界一样。第三,要有沉浸感,沉浸感不单要360度,还要求纵向应该有变化,人在动,场景是不动的,这样才能感觉人就在那个世界里面,而不仅仅是看。
在VR之上,翟振明提出了ER的概念。他解释到,ER是扩展现实,是虚拟现实与物联网整合起来的系统,人们将通过“人替”,也就是类似电影《阿凡达》中的阿凡达(Avatar)的形象,以实现虚拟场景与现实世界的无缝衔接——科幻小说里的世界似乎已经向现实世界中的我们敞开了一扇门。在未来的新世界,人和组成人类生活的很多基本概念都要被重新定义。
翟振明认为,从VR到ER,也许需要多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美国工程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李凯认为,像很多技术一样,VR也想在计算机工程里面或者计算机工业界进行大规模的应用。但是,在大规模应用之前,我们还需突破硬件软件的瓶颈。这个关键点何时能被激发出来?李凯认为,需要很多年的技术积累。
在对话环节中,翟振明与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吴国盛,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李凯及财讯传媒集团首席战略官段永朝,从不同的学科领域角度围绕VR展开了热烈的对话。他们将人们最关心VR技术在多大程度上是可行的、目前还有哪些技术瓶颈、未来还能做哪些更多的事情;VR出现之后人类生活模式、生活方式、伦理法律问题相应有哪些改变、VR对人类的意义又是什么等都进行了深度探讨。
为能让听众现场感受到VR的最新技术,讲座在现场设立了VR体验区,时值暑假,参加讲座的青少年体验VR所带来的沉浸式体验。
未来论坛秘书长武红为演讲和对话嘉宾颁发了证书,并介绍了由未来论坛发起的“未来科学大奖”进展情况。据悉,未来科学大奖是中国大陆第一个由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重在奖励为大中华区科学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不限国籍、性别、年龄)。未来科学大奖目前设置两个奖项:生命科学奖和物质科学奖。奖项由各领域专家提名,科学家委员筛选、审定,并在全球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评议,整个评奖过程由监管委员会全程监管。目前大奖工作推进顺利,预计将在9月公布第一届大奖获得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