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完VR男朋友/女朋友,淘宝的下一步要做什么?

VR186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自从范晓萱的《数字恋爱》把520唱成“我爱你”起,5月20日,这一天就注定不同。除了西方的情人节和中国的七夕,现在又来了个网络情人节,单身狗们正在感受到这个世界满满的恶意。借机搞事,淘宝从来都是这方面的鼻祖。从一手缔造“双12”到今天的VR男朋友/女朋友,不得不说,这的确是在VR潮流之下的又一次成功的营销




如果杨洋是你的男朋友/如果迪丽热巴是你的女朋友 」,淘宝在营销的同时还兼顾了单身狗的感受,更多的受众,才是能让这次营销刷爆朋友圈的关键。但是,在这一丝慰藉的“假如”过后,我们不禁要问:这,有什么卵用?我们是想要,但是当暗爽过后我们还需要冷静地想一想,虽然淘宝口口声声地告诉我们这是一次亲密的接触,但你也一定知道,他们离我们其实还有点儿远……


不是我们不想要,是我们真的要不起。


与其杨洋的一句“嫁给我”,其实远远没有一句“有你的快递”来的直接。


简单来说,淘宝的此次营销说白了就是请了两个足够吸睛的明星拍了个VR视频。你能看得到,却始终“摸”不到。 它的噱头远远大出实际意义 ,甚至与前段时间的“杜蕾斯停尸间”有异曲同工之妙。难道淘宝真的这么傻,只是想花点钱做一次看起来漂亮的营销吗?当然不是。我们推测, 淘宝在520恰逢时机地推出这样的一个营销方案只是在为了他未来的“Buy+”计划预热。 为了做到理想中的VR购物体验,淘宝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同时,广大的消费者和市场也需要时间去消化这个新的购物方式。


至于淘宝的“Buy+”,我们之前也曾做过深度的分析(文章链接: 最通俗易懂的黑科技?引爆“愚人节”营销的淘宝“BUY+”计划到底是什么鬼?)。 而我们今天要做的就是解读一下“VR购物”这个黑科技,通过如何做,我们也许就能从中窥探到淘宝的下一步动作,消费者也能从中想象一下未来的VR购物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VR购物,是一个结合VR技术的新兴购物方式,它解决了传统购物中存在的许多痛点。更直观、可互动,VR购物让我们充满期待。可做到它却有很多坑要填:


首先是庞大的模型库的问题。 目前据称淘宝工程师已经在不断地导入商品模型库。但我认为这是远远不够的。VR购物能够解决的不是所有商品购买时的痛点,比如买牙膏牙刷生活用品就完全用不上。它最适合解决的是需要参考外观的商品购买,比如衣物。



坐在电脑前



▲带着Gear VR





定制化的购物预览:想要购买的衣物和自身模型结合


而这样的场景是如何实现的呢?它首先需要2部分数据来源:


1. 私有化模型,用于与要购买的商品进行参照。私有化模型也分2类:

  • 一是个人模型,适配于衣物鞋帽、装饰品等商品。

  • 二是场景模型,适配于其他实物类商品,比如桌椅沙发、灯饰、壁画等等。

2. 商品模型。


私有化模型是买家数据,商品模型是卖家数据。


与现今的消费过程相比,从需求强弱的角度讲,个人模型结合个人消费品的购买,更适合用VR的方式展示。而大型商品的购买,现在的电商平台通常已提供了二维的效果场景,对强化参照的需求不高。 所以,VR购物最有可能首先改善个人装饰类消费品的购买体验。


以女性购买衣物为例,这个体验应该如何达成?我们综合了多家企业现在已能够提供的软硬件产品,描绘了这样一个工业化流程:




  1. 在个人消费者一端,现在已经有企业能够提供这样一种服务,通过市面上已经很常见的配备Intel Realsense摄像头的个人笔记本电脑,结合定制化的软件,将自己的头部采集成高还原度的模型。使用者只需在摄像头前扫描自己的正面、2个侧面和背面,通过特定的轻量级引擎完成个人建模。

  2. 平台端,则将为用户提供人体模型库,并使用户能够上传个人头部模型、输入个人关键体型数据,输出最接近本人真实形体面貌的全身模型。结合已知的买家体型数据,为买家提供最适配的消费品模型方案。

  3. 商家端,则为用户提供自己的商品模型和商品尺寸参数。商品模型如何形成,我们稍后再介绍。


买家通过VR头戴设备进入特定的购物空间,所体验到的 购物过程,实际上是VR购物电商将私有模型和商品模型结合后,并呈现在一定背景上,给买家提供的即视效果。 由于采用的是VR场景,因此模型具有一定的可交互性,比如可以自由操控视角,720°的查看。甚至可以快速更换要购买的商品预览。


这种购物体验的优势在于: 你去优衣库店内买衣服,你看中的三条长裙全部试穿完可能需要至少半个小时,而在VR电商平台,结合个人模型,也许你只需要5分钟,并且高度接近真实。此外,你再也不必担心买到的尺码大了或者小了,或是一件衣服看模特穿着很好看,而自己穿着却很奇怪。


用户体验流程完美了,关键的商品模型库问题还是没有解决。电商平台的10亿商品如何快速转化成3D模型?首先 商品模型有一个基本要求,就是高还原度。




高还原度模型一般可以有两类来源,这两类来源主要是根据商品体积大小进行的划分:

小型商品 可以通过上述私有模型采集的方式,用四面拍摄法采集后建模,还原度有保障;

大型商品 则或者根据高清晰度的多面照片还原,或来自于生产阶段的产品建模。后者相对简单,数量也偏小。10亿商品大部分都是小型商品。


所以我们所了解的VR企业,已经能够实现流水线式采集的工业化流程。具体原理如下:





通过流水线采集,可高度自动化快速实现商品的登记、采集、匹配、模型输出、入库。模型入库后,除了可用于VR场景内的展示,同样可以通过app或网页直接展示。支撑实现的是一个高效的轻量级引擎。


目前仅从逻辑上讲,该业务模式下已经能够给出局部解决方案的企业(包括消费者端),大概有如下几家:


  • 已经可以买到最适合VR购物的头显:Gear VR+三星S6及以上系列的手机。

  • RealSense摄像头:英特尔的产品及技术,目前新上市的部分笔记本已直接配备,比如Microsoft的Surface Pro 4。

  • iCreator:超轻量级VR引擎技术商,云平台模型库提供商,纯技术型的成都企业。

  • 最可能首先支持VR购物的电商平台:苏宁集团,据悉目前已经在接入相关技术。


更多深度内容


  • 专访兰亭数字:一群热爱VR的极客、一家扎实做事的公司


  • 2016谷歌I/O大会,究竟想做一场怎样的“白日梦”?


  • 解析VR中的“键盘鼠标”:来自中国的空间定位和动捕方案提供商有哪些?

  • 一篇文章带你看遍中国智慧家庭博览会上的AR/VR展台


  • 专访天舍陈晟:受世界三大平台青睐的VR游戏是如何炼成的?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