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陌陌、美团的第一批用户是怎么来的?
印象中,互联网公司都是财大气粗,什么种子用户,烧钱就行了啊。然而,在这些大公司还只是很小的初创公司的时候,也是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没有资本助力,早期的推广也是想到就心酸 ......
滴滴打车滴滴打车一开始只在一个城市(北京),用最精锐的部队验证自己的模式,成功时再横向复制,从而形成了今天的规模。但开拓北京的市场,却不像滴滴创始人程维想象的那样简单。推广初期,没有出 租车公司愿意和滴滴合作。
经过不懈的努力,滴滴终于谈下来第一个出租公司 —— 只有 200 余辆车的银山出租车公司,这家公司的老板允许程维他们在司机例会上演讲 15 分钟介绍产品。
最后,有 8 位司机安装了客户端。程维拿着合同给其他出租车公司看 —— 人家都做了,你们也可以尝试一下啊!就是这样,滴滴敲开了第二家、第三家公司。
2012 年 9 月,滴滴打车上线,有 500 位司机安装了客户端,但是上线的人数只有 16 个。
于是程维面试了一个人,每天给他 400 块钱,让他绕三环打车。
除了各个公司推广,滴滴的地推团队还设立了线下服务点,分布在北京西站、南站、南苑机场等司机聚集的地方,他们每天 7 点抵达开始工作,一直持续到晚上 10 点。
为了保证体验,地推的小伙们会考虑到每个细节:他们把安装时间控制在 3 、 5 分钟,最后压缩到 1 分钟一个,否则司机会不满。
就这样,滴滴慢慢积累了第一批种子用户。
陌陌运营总监王力说,陌陌一开始也谈不上运营策略,就是一步步摸索着走。不怕丢脸,产品和运营都是尽快去碰壁,尽快去改进,尝试新的东西。但最重要的就是要快!
推广初期的陌陌资金有限,所以在渠道选择上比较有限,需要盘子大、用户基数大,但花费比较少的社区进行推广。符合条件的有两样: QQ 空间和新浪微博。
一开始,陌陌只在微博上发传统信息,说有产品上线啦,亲朋好友帮忙给推一下。结果做了些推广之后,每小时的下载量居然最高能达到几百。
他们觉得,这条路子是对的,但是形式肯定要继续优化。所以陌陌开始把产品放在场景里去讲故事,让用户置身那个场景的时候,会想起来去用。
在运营过程中,他们认为一个社区的活跃取决于女性用户的活跃,而女性用户的活跃度取决于她的需求是否被满足、这里是否有安全感。
所以陌陌还在新浪微博上针对女性做了很多推广,用一些她们喜欢的情感方面的文章获取好感。并且组建了一个七八人的团队,每天处理举报信息,保证女性用户的使用体验。
同时为了不让用户简单地把陌陌理解为约炮软件,他们增加了群组功能,做基于地理位置的关系沉淀。例如基于小区的业主群,利用它你可以找到自己的邻居,慢慢转化成熟人关系,构建城市的社区文化。
至此,陌陌完成了场景的转变,从一对一的网上社交场景,慢慢向社交、本地化方向转变,从线上走向了线下。
在推广初期,团购网对国内商户是一个全新概念,所以并不好谈。第一单生意是一个舞蹈塑形班,女老板是饭否(美团网创始人王兴的另一个创业项目)的用户,觉得王兴靠谱就答应了。
那时的美团只有十几个人,团队扩张也比较慢,每天一单,一个月下来才三十单,由于筛选严格,谈三四个单子才会有一个上线。
在扩张到其他城市时,美团在上海和天津选择了直营方式,其他多为代理或收购。就像哈尔滨、太原、唐山、东莞都是收购本地团购网站转化成美团分站的,这奠定了美团的基础。
而运营上,美团有的放矢,十分注重目标人群的用户体验。
不过与对手相比,美团显然不够疯狂。不仅在收购时经常被竞争对手截胡,市场上被对手疯狂进攻,连团队成员也经常被对手以两三倍的工资挖走。
当然,这并不合理,首先这些人员并不值这个价。其次,对方给这么高的工资势必会引起老员工反感,引发内斗。
这时美团士气很低落,内部质疑是不是融不到钱了?同行都在打广告,在挖人,美团却一点动作都没有 ……
这里有一个小插曲,美团虽然没有投广告,但王兴有一个判断 —— 用户在线下看到了广告,终究要来线上消费,所以他在百度购买了团购的关键词。用户搜索团购,出现的第一位就是美团。
对此美团高层有自己的判断 —— 疯狂烧钱,不理性竞争不会持续太久,团购资本市场的冬天很快就要到了。所以,在账面上还有 1200 万美元的情况下,美团按兵不动,继续融资储备资金,静静等待战机到来。
2011 年 7 月,用户对团购的消费习惯已经形成,但是资本市场却进入了冰川期,无法继续投入资金支持。而美团,却在这时候拿到了 5000 万美元的 B 轮融资,并将其公之于众。一时间舆论哗然。
接下来,缺少资金支持的其他团购网站纷纷裁员、拖欠商家账期,而美团则稳扎稳打,或是彻底歼灭,或是收购兼并,慢慢站稳了脚跟。
总的来说,想要创业,就要坚持,努力才能站住脚跟,没有你想不到的,只有你做不到的!
来源:互联网大视野
正略产业互联网研究所
正略咨询研究平台。立足行业实际/特色/前沿,深刻理解行业运行规律,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及时跟踪行业动态信息;聚焦企业热点,把脉企业管理现状,问诊公司运营,补齐发展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