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轻应用 vs 腾讯公众平台――同属轻型应用,却走不同的路
几天前,腾讯上线了建站工具“风铃”,简单的说,利用腾讯风铃,微信公众账号的拥有者们可以在模板化和可视化的工具内快速开发出具备地图、幻灯片、定位、抽奖等能力的服务体系。这意味着,腾讯为那些欠缺开发能力的公众账号,提供了一个简单、标准化的解决方案——人人都能开发“微信应用”。
其实,腾讯一直致力于将微信公众平台与Web服务结合起来——几乎我们见过的全部标杆式的微信公众账号服务,你都可以通过浏览器打开其也换,也就是说,类似于百度所提出的“轻应用”,二者的本质都是Web App。
实际上,无论是腾讯还是百度,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都选择了Native App和Web App“两条腿走路”的模式——在本地应用分发上,百度收购了91无线来弥补百度手机助手的势单力薄,而腾讯不久前在新版应用宝中实现了接入微信、QQ等全平台来实现分发;而在Web App上,虽然都是轻型应用,但百度轻应用和腾讯公众平台却走上了两条不同的路。
首先,腾讯和百度在构建Web App的动机上就不大相同。百度的目标是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确保自己在搜索市场的份额——通过理解人们的搜索意图,百度为将为用户在“百度手机应用”中推荐合适的轻应用作为解决方案,促使让用户保持原有的搜索习惯,同时也起到了Web App分发的作用;而腾讯的目标是实现微信平台服务的多样化——让个人、媒体、本地商户、互联网应用开发者都能够在微信这个大平台内为用户提供服务,并使之与自身的支付能力打通,在微信里内建一个生态系统,或者说是“小型互联网”。
动机的不同就带来了这两种Web App在获取机制上的偏差——从某种意义上说,百度的轻应用并非“主动获取”,而是当用户搜索某样“解决方案”时,由百度为用户推荐最合适的轻应用。而在微信中,几乎都是人们主动去搜索、添加某一微信公众账号。这带来的影响是,在当前的设定下,相比于公众账号,百度的Web App的获取模式更加与“用户需求”直接关联,而在搜索能力较差的微信中,“被发现”成了公众账号的一道难题。
但这并不是说微信公众账号在分发能力上完全落后于百度,微信的优势在于依托其社交关系链和“卡片式”的设计,公众账号和其内容本身是可以被广泛传播的,当然其前提是改公众账号首先需要通过其他手段被部分用户获知。在这一点上,反而是百度的痛点——由于用户账号系统建设迟缓,百度的轻应用缺乏社交传播力。 总的来说,百度轻应用强于“搜索”,微信公众账号则利于“传播”,这是这两个Web App平台在获取机制上的差异性。
另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从产品形态上来说,百度的轻应用显然更成熟,但腾讯的公众账户在现阶段反倒有更强的盈利能力:基于百度所提供的开发环境、Clouda框架、流媒体转码技术、语音识别技术,轻应用在性能和形态上都与原生应用接近。而在这一点上,腾讯的公众平台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Web页面上,不仅性能较差,而且交互方式十分原始,用户经常需要通过输入数字来实现功能的选择。
可产品形态的落后丝毫没有阻碍腾讯挣钱的步伐,由于其社会化传播能力较强,所以不少公众账户的拥有者都已经利用广告或是会员服务等方式获取了客观的收入。除此以外,腾讯自身似乎也要开始考虑利用公众账号来获取利润了——在“风铃”中,腾讯所提供的模板和案例都一直在强调其对于商户而言的“营销”能力,同时还说明了如今只是拥有基础功能的“免费版”,所以一但试水成功,让商户了解到公众平台的营销价值,腾讯应当会推出有更丰富功能和权限的付费版“风铃”。
最后,在保持用户黏性上百度和腾讯都有所纠结——与“用户需求”直接对接的百度轻应用虽然能够在用户搜索时为其提供服务,但由于在账户体系和百度手机应用本身还不够强大的情况下,其服务会被其他拥有同类功能的本地应用所分割。而对于公众账户而言,虽然微信有很高的用户黏性,并且腾讯已经让其可以被放置在用户的桌面上来降低打开路径,但微信对于其推送频次的限制和折叠,都降低了它与用户的互动频次。
注:图题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