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说:互联网思维、90后与标题党
昨天晚上,跟朋友聊到NIKO 那篇《少年不可欺》的“檄文”的时候,她反复问我:你认为这件事是真的吗?她提出这个问题的背景是,上午她在朋友圈因为悲愤转发了这篇文章,然后下午又听到怀疑NIKO 炒作的声音。而现在,便彻底迷惑了,尽管并没有证据证实NIKO 的炒作,但她依然保持着高度的警觉。
站在她的角度,这或多或少算是对被过度“营销”的条件反射。从公众吐槽“明年给员工发一个亿”的余佳文,到质疑悲情对抗优酷维权的NIKO EDWARDS,公众对类似事件的态度转变,看上去更像是一次对过分强调标新立异、营销和炒作玩法的大面积反弹。
兴许你还记得这些人的名字:马佳佳、刘克楠、赫畅、雕爷、孟兵、张天一……没错,他们是“互联网思维”的标志性人物,曾经用快速营销让自己声名鹊起,也成为了不少正于转型困境中的传统企业羡慕的对象。
而同样的剧情还可以套在90后身上,比如90后创业者、90后投资人等等等等。总之,几乎每个信奉营销至上的创业者们试图在给自己贴上一张标签,不管是“互联网思维”还是“90后”,只要能够让自己成为话题,就成功了一半——而这些,与标签背后的真实含义都无关(正因为此,曾经有相当一阵子我还以为自己被甩进了80后群体)。
所以,你能看到“信奉互联网思维”的黄太吉、“反对互联网思维的”张天一、“90后创业者”马佳佳,以及那个最近红遍网络“让员工自己给自己发工资”的余佳文——总之,标签、营销、成功,在这里都是近义词。
不过,你是否发现,如果他们的企业业务一旦出现负面新闻,同样也会迅速扩散,而这往往带来的是致命一击。事实上,他们在企业经营上大多没有什么成熟的经验,而产品切入也更多为营销服务,更谈不上什么抗风险能力。互联网营销是利器,也是凶器,这便是所谓的“捧杀”。
然而,捧杀毕竟是先捧再杀。眼下,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在追捧社交网络的传播爆发力的时候,也有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形成“抗体”。对后者而言,他们长期充当了一个传播中弱势群体,被营销、被欺骗、被利用同情心。
久而久之,他们也开始在无意识中形成了一套“甄别”方法论。而苦果,则由后来者比如我们此前提到的《追气球的熊孩子》来承担。他或许只是单纯的想借助社交网络来解决问题,但作为一个19岁的少年,他显然没有预计到这场纯粹朋友圈传播带来的另一面。
先信任,再怀疑,最后选择旁观,公众的类似反应逻辑也出现在另一件有意思的事上——标题党。
在我刚入行的时候,一位前辈反复告诫我不要拘谨,要标题党。前辈的话自然要谨遵,但后来作为一名用户阅读的时候,自己却越来越厌倦类似标题党。观察后,我却发现:标题党是过度营销,更是欺骗。
实际上,对大部分用户而言,即便他长期都只是浏览标题却并不妨碍他持续的关注成为你的用户,因为他不讨厌你;而你倘若冒险给一篇内容文章套上假大空的标题,也许几次中你都能获得高流量,但这其实是寅吃卯粮,用户很快就会离开。
于是,对于一个编辑而言,最土的方法也就是最有效的方法了。你可以将10篇文章中的9篇都用了普普通通的标题,只需要有一篇好的内容用了一个实至名归的标题,你的用户依然还是你的用户。在这里,你也完成了从流量导向到用户导向的转变。
从这个角度来思考,创业同样如此。营销对一个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在一个网络正在消除信息不对称、社交网络随时可能被引爆的时代,更重要的是却是事情本身,尽可能的关注当下,关注尚未改变的和能够改变的。
而最近,所接触到的早期创业者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厌倦营销了。他们更在意自己的产品,在意用户的反馈,对他们而言,营销真的算得上是雕虫小技了。我相信这是对的:好产品会说话,一篇博人同情的文章都能在微信上收获10万的阅读量,何况一个持续发声的好产品呢?
其实,用户很简单,只是不希望你骗他。
关注 互联网的一些事 官方微信,回复" 19736 " 即可在微信里阅读本篇内容。
在查找公众号中搜索:imyixieshi,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快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