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所有创业者都该去学习别人是怎么失败的!
“做企业做商人很艰难,就像打仗一样,活着就是成功,从战场上回来的人就是成功的,不管他战场上怎么样。就是商人也一样,你走上这条路的时候,你应该想到,95%的人已经倒下,凭什么你就是那个幸运的5%。”——2014年马云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的演讲。
马云对于成功者有着很明确的定义,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成功者应当具有超越常人的坚持。
01
1995年4月,马云团队创建中国黄页,由此作为起步,马云和阿里巴巴终究缔造了一个电子商务王国。他们的成功显而易见,但是在成功的道路上,始终一帆风顺吗?
马云认为,创业其实算不上艰难,但是过程却很痛苦。 成功者和失败者分别占5%和95%,前者的成功有很多因素,后者的失败同样如此。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要看能不能在这起起伏伏中坚持下来。
当中国黄页被越来越人认可的时候,马云却看到了新的危机。因为公司在技术方面非常不成熟,难以摆脱对美国公司的依赖,而且此时的市场竞争也开始日趋激烈,所以他急需寻求出色的技术人员,获得新的出路。
02
不久之后,求贤若渴的马云就收到了一封简历,经过面试后马云让他尝试设计网页。一个星期后,网页设计出来了,虽然并不够美观,但马云依然很欣慰,因为与美国公司合作,每做成一个网页,需要将60%的收费交给美国公司,费用成本非常之高,而自己做网页就省去了这部分费用,意味着公司有了更好的发展前景。
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更加独立的马云做出了离开杭州北上的决定。彼时,马云曾放出豪言:“ 我们打不死他们,不过他们也打不死我们。 ”
来到北京准备大展拳脚的马云意识到: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就应该获得市场的认可,而要获得市场的认可,就应该借助媒体的力量。因此,马云就与营销总监何一兵一起寻找媒体,为中国黄页在新市场的发展造势。
但20世纪90年代的媒体并不如今天这般活跃,而且对新闻的敏感度也不高。因此马云准备好的文章几乎毫无用处。万般沮丧的情况,马云的朋友介绍了一位司机给马云,说他可以帮忙发表,对此并没有抱太大希望的马云就把文章交给了这位司机,没想到很快在《中国贸易报》的头版刊登了其中一篇文章。
重新看到希望的马云带着忐忑的心情找到了《中国贸易报》的主编,与他谈论互联网。虽然这位主编并不特别了解互联网,但他依然被马云热情的演讲打动了,帮马云联系了媒体圈的朋友,召开推广活动。
03
但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却并非一帆风顺,在记者答应帮马云宣传中国黄页和互联网之后,却有文件出台禁止互联网的宣传,认为互联网不适合当前的中国国情。刚刚看到希望的马云此刻的心情已经跌落到了谷底,媒体宣传的道路似乎已经走不通了。但有记者给他支招说,如果能够让《人民日报》上线的话,事情就能有转机。
虽然听上去这是新的希望,但在当时让《人民日报》上线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马云并不想就此放弃,他准备继续迎难而上。
1996年初,马云辗转得到了在《人民日报》做演讲的机会。《人民日报》的领导认为马云讲得非常好,于是上报给中央,申请让《人民日报》上线。
就这样,《人民日报》上线了,马云受到了巨大的关注,并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采访。此时前途看似已经一片光明,但正因为互联网瞬时受到热捧,众多的互联网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生,其中不乏实力雄厚的外企,这让马云意识到在北京发展的机会已经十分渺茫。于是,他撤回大本营杭州,思考新的发展计划。
其实,纵观马云的创业经历,我们可以发现: 无论是坦途还是坎坷,马云从来不会轻易放弃,他深知实现理想并不容易,成为“幸运的5%”更需要坚持。
马云在一次演讲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有了一个理想之后,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给自己一个承诺,承诺自己要把这件事情做出来。很多创业者都想想这个条件不够,那个条件没有,这个条件也不具备。该怎么办?我觉得创业者最重要的是去创造条件,如果机会都成熟的话,一定轮不到我们。所以呢,一般大家都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一般大家都觉得机会成熟的时候,我认为往往不是你的机会,你坚信事情能够起来的时候给自己一个承诺说,我准备干五年,我准备干十年,干二十年,把它干出来,我相信你就会走得很久。
“我最大的心得就是思考别人怎么失败的,哪些错误是人们一定要犯的。”马云曾这样坦言。创业的过程是不容易的,创业的道路上你会看到不断有人倒下,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去看看他们为什么倒下,然后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也就是一句话, 总结95%失败者的教训,成为5%的成功者。
本文链接: http://www.yixieshi.com/66122.html (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