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失移动支付的翼支付,未来仍存四大机会?
我国正从一个传统的现金社会转向移动支付主导的无现金社会,纵观这两年我国移动支付行业现状,2016年我国非现金支付合计达到1251万亿元,同比增长32.6%;2017年这一规模达到了1362.14万亿元,同比增长了8.9%,其中电子支付在非现金支付中的占比达到了68%。
移动支付时代已到来,应运而生的支付软件拥有着无穷的潜力。2017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的市场份额调查显示,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两者占领了移动支付市场90%以上的份额,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支付平台中的第一梯队,包括翼支付在内的其他支付平台则组成了第二梯队共同瓜分剩余的市场份额。
悬殊的差距造成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让处于第二梯队的企业都有一种生不逢时的感觉。论存在时间翼支付晚于支付宝,早于微信支付,但还是错过了抢占市场的最佳时机,并没有成为一方巨擘。
翼支付曾经也被人们寄予厚望,认为其有望超越支付宝成为市场上主流支付软件,但与成立时间更晚的微信支付相比,两者最后的发展大相径庭,是战略滞后还是产品问题,翼支付究竟差了哪里?
双寡头格局形成,翼支付痛失机遇
数据显示,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在2012年只有五万亿元,2013年的时候变成9万亿元,同比增长了80%,随后2014年移动支付规模开始攀爬到了23万亿元,同比增长150%,到了2015年真正的实现了井喷式增长,交易规模达到了105万亿元,同比增长了近四倍。
翼支付于2011年诞生,从时间线上看诞生在在移动支付开始爆发式增长之前,可以判断翼支付早已开始着手对市场进行布局,但是就现在来看效果并不如人意。2017年行业年度报告显示,目前翼支付所占领的市场份额仅有0.5%,而诞生时间比翼支付晚了一年的微信支付却像一只黑马,在短短几年间便迅速地占领了近40%的移动支付市场份额,市场占有率差距就如同萤火与皓月一般,造成如此差距的主要原因还是翼支付本身的问题。
首先,翼支付在刚出现时主攻的消费场景是运营商商城,但消费者对于运营商商城的使用频率并不高,一般只有在充值话费或是办理特定业务等情况之下才使用翼支付进行付款,单一的消费场景导致翼支付不能像支付宝或者是微信一样成为消费者手机中不可或缺的支付工具。
反观支付宝,早些年靠着电子商务起家,通过淘宝进行推广;2008年开始在公共事业缴费上进行业务对接;近几年又通过二维码迅速占领了C端市场,这一系列操作都使得人们对于支付宝的依赖性慢慢增加,从而拉开了与翼支付等第二梯队的差距。
其次,在意识到差距原因之后,翼支付虽开始拓展自己的消费场景,以民生服务为切入点,在水电煤民生业务中接入了全国1800多项业务,已然成为了当前国内最大的民生缴费支付工具,截止目前已经有超过4亿的注册用户,2017年平均月活用户超过3000万。但,还存在着些许不足。
不足在于消费者者在特定消费场景之下进行付款,所选择的支付方式会有所不同,除了扫码支付外,有的地方还需要消费者提供手机号码和密码才能进行支付。由于付款时某些商家需要消费者口述手机号码,消费者在支付的过程中存在着泄露手机号码的风险。
再次,除了支付方式相对落后之外,翼支付所支持的信用卡也相对较少,支持的信用卡包括工行在内只有7家,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多数银行目前都不支持翼支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翼支付业务的扩张。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目前单是交行信用卡的在册卡量也已经突破了4000万张,众所周知信用卡消费是人们消费的主要手段之一,翼支付没有与交行展开合作也意味着变相拒绝了大量使用交行信用卡进行消费的用户。
最后,目前市场上由微信和支付宝组成的双寡头格局似乎难以打破,甚至还开始倾轧其他支付企业的生存空间。据了解,微信和支付宝也开始展开与B端商户的合作,在强大的竞争面前翼支付想要与B端商户进行合作,就必须得制定出更加有吸引力的支付方案,也意味着与B端商户合作的成本会上升,并且不同的商户需定制不同的高质量支付方案,翼支付拓展效率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先生存后超车,翼支付还有哪些机会?
孙子兵法有云:“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大致意思是,要想打胜仗,首先自己要先立于不败之地,然后等待制胜时机。市场环境瞬息万变犹如战场,所有人都不知道明天会出现什么新东西取代自己。尽管目前市场上的寡头格局似乎无法改变,但是只要在市场竞争中存活下去,就还存在着后来居上的可能,以下几点可能会成为翼支付的机会。
机会一:加强与网联合作
在网联介入之前,第三方支付平台需要和银行一家一家进行谈判,导致不同的银行支付速度快慢不一。并且,由于每个人在每个银行的信用都没有统一的标准,有一些传销公司借机利用第三方平台进行资金转移。网联的介入使得现有的支付方式发生巨变,以前支付企业需要挨家挨户与人商谈,而现在所有的交易都直接经过网联,再由网联将资料上交到央行,交易类型也由各地的银行支付统一变成了网联支付。网联的介入也意味着由国家主导的中国新信用体系开始进入市场,不光是统一了信用标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市场,同时给了很多中小企业接入更多商家的机会。
继微信之后,支付宝也于2018年5月11日宣布与网联公司完成对接,双方正式开展条码支付的合作。翼支付之后只要与网联进行合作,那么就相当于直接解决了上述麻烦,再加上目前网联正在制定属于自己的二维码,如果二维码制定完成,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微信支付宝与中小企业的差距。
机会二:拓展B端市场
相比C端市场,B端市场还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现有的技术和方案之下,市场格局似乎固定化,翼支付想拓展市场份额,要么通过技术创新抢占市场,要么通过支付方案创新把蛋糕做大。
近几年翼支付为了拓展更多的市场份额厉兵秣马,数据显示,2017年翼支付新增用户3000万,移动支付的规模也达到了1.6万亿元,并且着手开始进行线下布局,注重与线下商户进行合作,预计在年底能达到1000万家,羽翼渐丰的翼支付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方案创新上,都具备了相当程度的底气。
虽然做B端业务相较于C端业务所付出的成本较高,并且需要根据不同的企业制定不同的方案,但好处也在于企业可以通过B端业务对目标产业链上下游的运营状况有所了解,最后还可以延伸到供应链金融与管理等领域。虽然翼支付目前还无法撼动微信支付宝两大巨头的地位,但是拥有自己的发展思路,发展了属于自己的客户群体,为往后的业务创新打好根基。
机会三:借力新科技打造新支付方式
现有支付方式并不完美,二维码支付虽便利,但信息安全性不高,放久了也可能会被黑客攻击利用;刷卡支付虽相对安全,但需要POS机等设备,付款过程过于繁琐;最新的刷脸支付,通过机器识别人脸进行支付,在流程上比手机支付简便许多,但在成本问题上还是无法撼动二维码的地位。如果有新的支付方式能在接入成本和便捷程度上超越现有的二维码支付,那么这种支付方式会对现有的市场格局进行进一步的洗牌,从而让更加具有效率的支付软件占领市场,这对翼支付来说也是一个机会。
机会四:优化消费场景,提升用户支付粘性
支付宝的普及得益于与电子商务的结合,而微信支付则因为背靠着庞大的微信用户,推广起来也是相当容易。翼支付背靠电信,有着海量的客户基础和消费数据信息,在实名制改革之后,除了用户基本信息,运营商还掌握着用户的银行卡交易数据,地理位置等详细数据,数据维度相当丰富。如果翼支付能在合乎法规的前提之下好好利用好这些数据,那对于消费场景的优化将会起到很好的参考作用。
总而言之,翼支付作为天翼电子商务旗下的支付业务,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发展布局和一定量的用户基础。虽然从当下情况来看,翼支付想要超过微信支付宝似乎是非常艰巨的任务,但仍有机会在移动支付市场中占有重要一席,只要明确方向,在前进的过程中步步为营,剩下的就是静候时机了。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
本文为作者投稿到『互联网的一些事』,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 http://www.yixieshi.com/120935.html (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