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互联网时代的创业“传家之宝”
这两年《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国家宝藏》等一系列文化类综艺的爆火,让传统文化回归大众视野。可以看到的是随着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追求越来越高,对文化的消费也越来越高,文化消费市场也因此变大。
根据数据显示,大部分网民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抱持期待态度,尤其是互联网+传统文化行业,看好总占比达到了68.4%,基于互联网与其他领域融合得到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有望在互联网的加持下焕发活力。巨大的市场背后,传统文化有哪些财富可以被挖掘?
深藏不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金矿”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是一笔惊人的财富,在历史文化的精髓中,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背后隐藏的是巨大的市场价值。
一、传统文化内容的创意创新和新生态是文化产业新发展的“强力”新引擎
创业者能在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内容中做表达的手段和方法等的市场创新,比如价值创新、跨界创新等,从而产生较大的市场效益。
虽然现在是内容为王的时代,但是目前影视产业等依然以改编、模仿经典IP为主。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年轻人对精神消费品类的诉求越来越多,同时随着国力的强大和年轻用户心智的成熟让他们对民族的自豪感越来越强,例如《战狼》、《七十七天》等中国元素文化电影风靡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文化更加满足年轻用户中国“雄起”风品类的需求。
不再只是影视娱乐,可以说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诗词歌赋,甚至柴米油盐等生活方面都能有极大的开发选择空间。例如一条视频迅速走红,每年不但从线上获得数以千万计的精准用户,还在线下布局让其渠道优质、销售规模迅速扩大。
二、深厚的底蕴是传统文化的资本,能够产生足够强的产品壁垒和丰富的场景延伸
针对传统文化本身具有的稀有艺术价值和产品价值完全可以进行深挖。一来专业的传统技术和独特的艺术审美极易形成产品壁垒。通过传统文化技术与现代生活进行创意的结合,从而能创造出实用与艺术兼有的价值含量更高的产品。例如故宫淘宝将传统文化运用到生活中,产出的周边产品胶带,刺绣包等生活用品一度卖到断货,为故宫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二来,传统文化韵味深厚,极易产生场景化需求。满足目标用户需求的同时容易衍生出关联功能,从而形成完整的服务链以黏住用户。例如三宅一生的传统意境与现代思维碰撞从而产生的新兴艺术概念和品牌价值、还有muji的生活产业链理念其实都与日本传统文化的寂、侘、和完全相通。这说明传统文化本身具备基于用户潜在需求横向拓展的潜力,正是这种潜力才能在满足用户的过程中发挥出1+1远大于2的效果,形成横向差异化。
三、传统文化覆盖人群广,正好符合当下互联网产品需要从满足用户内容消费需求的产品形态
传统文化一方面本身就具备做内容产品的基因,天然就满足能覆盖用户需求这样的产品核心和决策原点。由于从小就在传统文化教育和熏陶下成长,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都有强烈的复古情节和更深入探究的猎奇心。
另一方面,由于这种文化背景,传统文化还拥有互联网连接性质外的再连接属性。传统文化产品具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连接的能力,通过这个连接,很容易建立一个场景或情感表达。在情感因素的驱动下,容易产生消费需求和行为,基于这点,当故宫开始卖萌而产生与自身的气质相反的巨大反差时,大众会愿意为其买单。
四、丰富超前的传统理念可以给人们传递出不同的价值观,产生出巨大的群聚效应和病毒式的宣传效果。
传统文化中共同的价值追求其实能够产生出巨大的凝聚力。内容产品价值观的不同吸引的用户群体也就不同,人们会为了某些东西哪怕损失利益也要坚持自己的价值观,这些东西能为产品圈定一批核心用户,保证产品的用户量。
而且,这种内容的价值观符合中国特色,有极强的宣传能力和迅速感染扩散的能力,从而为整个产业的价值链产生巨大的吸引和传播效果。例如文化类综艺就自带宣传能力,通过网友们的无私转发、推荐一夜爆红,使得传统文化重回大众怀抱。
尽管兼具了商业生态价值和社会生态价值,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的遭遇了困难。
何处惹尘埃,传统文化前路漫漫
虽然步履维艰,但是传统文化正在挣扎着想要借以互联网思维重回大众视野,让中国文化得以发扬传承。同时,填补当下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社会的精神空虚。虽然传统文化随着故宫“网红”、文化类综艺、一条视频等重新在大众视野里燃起一把火并获得初步的发展,然而,想要实现快速发展似乎并非易事。
其一,在互联网和资本的冲击下,传统文化行业的发展模式出现问题。一方面与互联网粘性不够,故步自封的传统文化发展困难。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懂得利用互联网有效的连接消费者,无法进行信息的获取,容易引起供需失衡。此外,传统文化行业还局限于过去的文字、图片等传播方式和路径的营销方法,不会运用互联网时代的影像传播方式进行宣传,难免会陷入“酒香还怕巷子深”的尴尬。
另一方面,商业化和空巢化使得文化遗址得不到很好的保护,给传统文化的内容版图带来了损失,不利于传统文化行业的发展。一来,在消费潮流的影响下,资本涌入传统文化行业,大量的经济建设、旅游开发使得古村落、文化遗址等遭到破坏,历史文化信息逐渐流失。二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只有老人和孩童留守,许多古村落慢慢变成空巢,其中所蕴涵的大量乡土文化信息、形态也随之消失。
其二,受外来文化影响,中国文化发展方向呈现以西方化为实质的同质化,传统文化市场被挤压,生存空间变小。随着互联网化的发展,文化交融增多,传统文化的差异化优势正在被抹平,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大众的生活方式、审美习惯都在发生改变,传统文化的受众群体逐渐缩小。
其三,人才的匮乏和横向化的传承方式不利于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其实传统文化行业人才一直青黄不接,出现断层危机很久了,造成整个传统行业都得不到很好的发展。随着旧一代人才的逐渐减少,传统文化行业失去坚守力量的同时,还要面对缺乏能够真正潜心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库中挖掘具有市场影响力的文化资源的新一代人才的囧境。
不止如此,其传承方式也出现问题,横向化的传承方式不能完整的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限制了传统行业快速发展的脚步。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使得文化传播方式日趋横向化,文化传承方式也由原来的纵向代际传承转变成横向化传播,然而,横向传承方式不能原原本本地传播文化及其价值观,容易出现错漏或解读失误。
其四,传统文化无法满足资本追求单位时间内实现利益最大化的要求,导致资本进驻不足,行业难以快速发展。传统文化属于慢热品,对资本的吸引力较弱,与其他短期内能产生效益的项目相比竞争力不足。以《见字如面》这档文化类王牌综艺为例,节目第一期就 “裸奔”上线,与其他动辄获“亿元”投资的娱乐综艺相比,资本相差巨大。
其五,国内创新意识不够浓烈,缺乏互联网创新思维的传统文化难以创造出符合时代的新的表现形式。加工创新是传统文化焕发第二次生命力的有力保障,然而,从小到大国内的教育对人的约束力就比较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的思维,导致国内创新意识不足,创造氛围不够浓烈,缺乏创造力的情况下传统文化想要实现快速发展难于登天。
传统文化一直以来的发展似乎都与时代的发展有所脱离,这也是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跟不上时代快速发展的脚步,逐渐被时代落下直至走向消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未来传统文化要实现更好的发展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才能有望追赶上时代的脚步。
大放异彩,传统文化未来有望焕发新的光芒
在历史洪流中不断被冲刷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尽管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然而,通过与时代的再结合,能够变得更加年轻时尚,符合现代发展的潮流。
首先,用科技赋能传统文化,创新文化演绎方式。利用AR/VR技术将网络的娱乐元素融入自带高冷属性的传统文化中,让传统文化向时代卖个萌,创造出类似表情包等新颖的能被广泛传播的表现形式,使传统文化更加贴近生活的同时又能起到宣传作用。
其次,打造特定的文化场景需求,结合现代流行元素,从场景的深度和广度上升级文化发展思维。可以打造一批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产品的明星IP,基于IP做特定的场景定制,通过一系列的场景互动活动,将文化产品体验和消费受众群体连接起来,让传统文化在受众群体中得到深度传播,吸引到更多用户。
最后,研发优质文化产品,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通过挖掘文化资源转化成优质衍生商品,制造出符合现代人口味的设计,形成原创文化品牌。在将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美丽和意韵展现给互联网时代下的年轻人,让他们领略到传统文化的璀璨,体会到传统文化独有的韵味与时尚的同时,还能与电商平台进行合作,获得收益,实现传统文化的商业价值。
总体而言,尽管传统文化行业的价值摆在眼前,文化的市场化仍被质疑,文化的发展相应也会受到阻碍。与其他行业不同,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信任,建立对文化主流的自信。经过历史沉淀的文化所具有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如何将传统文化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还需要经过不断的实践,传统文化未来仍需继续努力,才能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中站稳脚步。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
本文为作者投稿到『互联网的一些事』,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 http://www.yixieshi.com/108080.html (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