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为什么不让年轻人设计春晚吉祥物?
为了年轻群体而加入吉祥物的春晚,为何不启用年轻人的设计呢?
2016年1月21日,央视爸爸正式公开了春晚吉祥物“康康”,这个小猴子一经面世,广大网友们就彻底凌乱了。
左边为韩美林老师的原始设计,右边是央视制作的3D版本
“夭寿啦!红绿灯成精啦!”无论是微博还是朋友圈,到处都是康康的同人图,从各种简单的改图,还是漫画、插画创作,甚至是同人手办的问世,春晚吉祥物“康康”被网友们彻底玩坏了。但是这些二次创作的背后,更多的是无奈、反抗的情绪,网友们通过“猴腮雷”这样颇为贬义的称呼,传递着自己内心的不满。
ACGx注意到,央视近几年推出的诸如《中国正在听》、《中国好歌曲》、《了不起的挑战》这类明显年轻化的节目,实际上就是央视希望品牌年轻化。于是问题来了,为何央视不让更懂自己的年轻人设计春晚吉祥物,反而选择了韩美林老师这样一个国宝级艺术家的作品呢?
年轻设计师早有参与,最终却未被采纳
随着“网生代”这些年轻观众的成长,春晚也改变了策略,邀请更年轻的明星,搭更加高大上的舞台,做更加酷炫的电视特效,希望通过这一切唤回年轻群体的关注。而更贴近年轻人的吉祥物设计,也是春晚主动向年轻人示好的信号。
春晚吉祥物投票,共吸引了11万网友参与
2015年11月,春晚在微博上发起了吉祥物的投票,四组风格迥异的小猴子,获得了年轻人的踊跃参与,其中插画师白茶的“水墨猴”,最终获得了52.6%的支持率,名列第一。
白茶笔下的“巴扎黑”和“吾皇”
插画师白茶,就是卡通网红“吾皇”及“巴扎黑”的创作者,一个生于1985年的年轻插画师。作为网络上的人气铲屎官,白茶用自己的中国风插画,俘获了无数网友的心,从这个角度来说,白茶以一种非常小众的形式,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流行。
微博网友 @味精MSG 对白茶鸣不平,获得了不少赞同
然而不知是什么原因,白茶设计的“水墨猴”最终没有被央视采用,着实令人惋惜。不过这些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吉祥物,到底有什么共同的特质,我们不妨深入探讨一二。
流行源自小众
在这里,ACGx选取了来自日本熊本县官方吉祥物“Kumamon”(熊本熊),以及南京青奥会吉祥物“��”(二胡卵子)来一探究竟。
作为日本第一位吉祥物公务员出身的Kumamon,担任着熊本县营业部部长兼幸福部长的职位。
这个公务员的画风不一样啊喂倘若要用一个词形容“Kumamon”的话,那就应该是“蠢萌”。身为熊本县的三把手,却经常做出一些与自己身份不符的事情,“部长”用卖萌和犯贱,在年轻人中间轻而易举地制造了流行,甚至年长的人看到“部长”之后,身心也会变的更加年轻了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应该是近十年最成功的官方形象,虽然这种成功的原因显得有些奇怪,但是“二胡卵子”的称号,也凸显着年轻人对他的喜爱。
哈哈哈哈愚蠢的人类
二胡卵子的流行,最大原因在于二胡卵子传达给年轻人的映像,与其官方身份产生了严重反差,这种反差萌,正是源自于更为小众的文化属性。
从网络流行语,再到惹人喜爱的吉祥物,源于小众的文化一次又一次改变着大众主流的画风。大众的流行源于年轻人,而年轻群体的流行则源于小众的亚文化。
越小众,越牛X
为何小众文化能在年轻人当中大行其道?原因很简单,小众的目的就是要与大众,尤其是与我们的父辈区别开来。于是我们的父辈造了一个词叫“叛逆”,而年轻人则造了一个词叫“代沟”。
相较而言,年轻人更愿意拥抱,也更愿意扩散小众文化。下面ACGx用这次人气较高的“猴塞雷”同人作品来举例,看看它们有什么“特质”,能造成如此强大的传播效应。
春晚吉祥物“康康”身上槽点无数,其中,脸颊两侧圆鼓鼓的食囊也引发了一波二次创作风潮。
“康康”脸上圆鼓鼓的食囊是可以拆卸的,图源@使徒子
首先,微博红人@使徒子突发奇想,将圆鼓鼓的食囊加入了“可拆卸”的设定,这种设定在不少科幻类ACG作品中出现过,所以网友们很快get到了这个梗。
万万没想到,“猴腮雷”真的出现了,图源@雨声敲敲
随后,网友@雨声敲敲也脑洞大开,给使徒子的设定加了一个后续。源于粤语的“猴塞雷”(意为“好厉害”),此前已经在网络流行许久,经过网络文化的改造加工,让康康变得更加地接地气,也变得更有趣。
你以为这样就会完结么?那就大错特错了!
“猴腮雷”手办真的出现了,设计@李邪�
来自台湾的手办师@李邪�在24小时内将“康康”实体化,通过再度二次创作,“康康”的完全体就此出现……源自ACG的小众文化,再次引发了网友的疯狂转发。
其实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ACGx看到,这些近乎于疯狂的二次创作,都是来源于更为小众的ACG文化领域。对于年轻人来说,越小众,越牛X,这种文化上的“优越感”就产生了文化上的传播。
换句话说,在年轻群体中,文化的传播一定是从小众走向大众,如果从大众领域反向传播到小众,必然会受到小众群体在文化上的抵制。
《一拳超人》从小众领域引爆了大众流行ACGx曾经指出,在互联网时代,任何妄图从大众传递到小众领域的文化传播都是徒劳的!
无论是韩美林老师的原始设定,还是央视自己制作的3D作品,都太过于大众化,在面对吉祥物这个事物上,春晚太过于追求大众审美,而忽略了文化传播的基本规律。所以,过于谨慎的春晚,最终放弃了年轻设计师,也是在预料之中。
希望年轻化的“春晚”,不应该只是在形式上年轻,更应做到在逻辑思维上的彻底的改变,才有可能真正意义上拥抱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