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宝和银联,海外市场拓展一览
在微信里,用户将个人银行账户的详细信息提交注册后,就能够通过微信支付为日常生活“保驾护航”,从支付账单、转账到购买杂货,只需一部手机就能轻松搞定。
支付宝最初则是随着阿里巴巴服务的扩展而发展起来的,旨在促进消费者在阿里巴巴在线购物网站的付款服务。后来,支付宝逐渐演变为一种第三方托管支付服务。
对银联而言,他们已拥有非常庞大的持卡消费群基础,这是他们的一大优势。持有信用卡或借记卡的银联用户,若是有意使用二维码支付,只需要从银联的任一合作商业银行下载银联应用程序,即可扫描银联二维码支付。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双寡头”的格局,确实为中国银联带来了挑战。而现在,他们正在海外市场,拉开了竞争格局。
尽管微信社交应用的业务已将其触角延伸到中国境外,但微信支付尚未实现在海外的广泛应用。
像其他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一样,微信支付已经建立了外部合作伙伴,来共同开发海外市场。 在南非,微信支付已经推出了国际支付解决方案,用户现在可以使用微信钱包收发钱,也可以从自动取款机上提取现金。 他们还与全球支付技术公司 Adyen 合作,帮助世界各地的企业接触国外的新客户。
然而截至 2016 年底,支付宝被迫关闭了所有的境外金融账户,这对其东南亚业务产生相当大的冲击。
东南亚的科技发展与中国五到十年前的情景类似,相关基础设施还处于建设阶段。东南亚仍然是许多试图扩大业务版图的中国企业的首选目标,进入东南亚市场后,这些企业一般也倾向于继续使用原有的互联网和支付提供商。所以,尽管支付宝推出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一直在努力加速并进一步扩大东南亚的基础设施建设,但最终可能还是要与其竞争对手微信支付共享这一艰苦工作的成果。
受相关合作和规定限制,中国银联扩大境外账户的空间并不大。 但是,中国银联的战略重点,关注的是出境的中国持卡账户,尤其是前往美国的持卡人。可以说,境外网络的铺设让银联如虎添翼。
2015 年,美国吸引了超过 250 万的中国游客,在旅游期间,这些游客在当地共消费 400 多亿美元。通过在美国发展合作关系,银联已能够成功打入美国市场,进而增加海外市场份额。
以美元进行的交易是按人民币汇率平仓的,不是在购买当天,而是在票据发生日。 在任何其他国家,无论是泰国、加拿大还是法国,交易金额都从当地货币转换为美元,然后再转换为人民币。
到目前为止,中国银联卡发行累计超过 54 亿张,其中,2016 年银联卡交易量超过 380 亿笔。
尼尔森报告显示,银联卡的大范围使用,使其成为世界上使用最频繁的第三大信用卡/借记卡品牌,仅次于 VISA 和万事达卡( MASTER )。 中国银联及其 165 家合作银行的竞争优势,意味着它们已经与消费者建立了最直接的联系,这为他们上线移动支付服务提供了便利条件。
本文链接: http://www.yixieshi.com/101483.html (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