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代喝”上线!韩国人被中国“选手”震惊了:“啤酒一直喝,白酒三斤起”!
快过年了,
一个令人高兴/头疼
的问题又来了:
喝酒
这又是聚会又是回家
喝酒肯定少不了,
一大波代驾也正在赶来的路上。
但是今天咱们说的不是代驾
而是一项震惊国外媒体的新服务
——代喝
最近国内一家代驾公司,
干脆推出新服务:
与其代你开车,不如直接代你把酒喝了。
“啤酒一直喝,白酒三斤起”
1月5日,韩国《中央日报》报道称,在移动端支付、共享单车等在线服务领域引领世界的中国,近期又出现了一项奇特的新型服务,即在公司聚餐或请客时可找人代替自己喝酒的代喝酒服务——“代喝”。
据了解,这项代喝服务于去年年底上线,与某代驾服务APP相互连接运行并照搬了后者的实时定位来实现服务,使用方式也与其类似。
用户在软件中 输入或设置自己的位置 ,手机画面的地图上就会显示出附近的 “代喝人”。这些“代喝人”在提供“代喝”服务之前,会 提前在软件上的个人信息中写明自己的酒量、喜欢的酒类以及性别等基本信息。 无论是谁都可以成为代喝人。
顾客可在APP中选择一名代喝人,用短信等方式与其取得联系将其叫至酒桌即可。而使用该服务所需支付的 费用则与酒席持续的时间、所喝酒量有关,由 用户与代喝人之间商量后决定。
怀着对这项“神服务”的好奇,韩国记者还在中国特地体验了一番。据《中央日报》报道,4日晚,韩国记者办公室所在的北京市中心建国门一带,记者尝试使用了该软件。建国门这附近还不算娱乐区域,但 在半径400米以内地图上跳出10名代喝人的位置。 记者在点击其中一名代喝人后立即弹出他的自我介绍—— “奥运会金牌级喝酒选手”,“酒量是白酒两瓶、啤酒一箱”。
《中央日报》认为,这项服务上线源于中国重视请客招待的独特商务文化。人们围坐圆桌前,吃饭的同时还要一同喝50度左右的白酒,这是典型的中国式宴席。而以酒量不好或影响健康为由拒绝别人的敬酒或劝酒则是一种很大的失礼。
填个资料就可成“代喝牛人”
据了解,这项服务从上月下旬开始陆续上线,目前已涵盖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36个主要城市。
记者下载并打开这款软件后看到,其服务栏确实多出了一项“代喝”服务。介绍页面显示:“e代喝,一款征服酒局的利器。”
但是这个功能尚无法直接在软件中使用,需要将链接分享至微信中体验。
在打开链接之后,用户可以选择是否允许使用当前的位置。
随后就可以点击“找人代喝”。而找人代喝还能根据不同的类别进行针对性寻找,如“ 按酒量”、“按标签”、“按距离”等 。
此外,该服务还有 “我也能喝”选项 ,用户在填写昵称、地址、性别和酒量等信息后,就完成了资料注册, 随即就能成为“代喝牛人”。
图片来源:深广电第一现场
此功能一经上线,不少网友纷纷感慨,段子手口中的创意竟然真的变成了现实。但在调侃之余,更多的声音则是在担心“代喝”的风险: “万一喝酒时出现了问题,谁来负责?平台方是否有规范的条款作为约束?”
平台称发生意外“后果自负”
网友小川在使用“e代喝”时发现, 找到代其喝酒的对象并不容易 。
小川曾尝试通过“e代喝”的聊天功能与周围近20位“代喝牛人”联系,一两天后竟无一人回复消息。这让小川怀疑,e代喝的存在是否形同虚设。
在注册成为“代喝牛人”时,用户无需实名制,地址、性别和酒量等信息均可以自行填写。这让小川有些疑虑, “我不能确定这些信息是否真实 ,特别是至关重要的酒量,那些自称能喝三斤白酒的,酒量是否要通过e代喝测试?单看这些信息确实无法让人放心地下单找人代喝。”
针对网友的疑问,记者联系到e代驾方的工作人员,对方表示,“e代喝”只是一个交流沟通的渠道,目的是为有“代喝”需求的用户提供便利。如果用户们需要找代喝,可以根据自己需求与代喝方沟通联系。 “如果发生意外,一切后果由用户自己承担解决,和平台无任何关系。”
网络图片和内容无关
对于网友关注的“e代喝”平台方是否要为可能发生的风险承担责任的问题,律师常莎表示,如果e代驾上线的代喝业务,只是提供一个平台,并且 不收取任何费用 ,那么当事人在平台上沟通交流后,是否愿意代他人喝酒,是否签订代喝酒协议, 是当事人双方自己的意愿 。
如果发生人身伤害,应当根据双方的协议,以及是否存在强迫性劝酒,酒后进行驾车、游泳、剧烈运动未加以劝阻等侵权责任法认定的侵权行为综合判断。
但这 并不意味着e代驾完全可以规避任何责任 。《民法总则》有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因此,e代驾有责任对通过平台进行的活动进行监管,一旦发现违背公序良俗的情况,应当采取相关措施,否则也需要视情况承担相应的责任。
同时,一个需要明确的问题是, 双方签订的代喝协议是否有效? 雇用一方是否有义务调查对方是否具有酒量,以及是否存在不能喝酒,或因喝酒可能导致的疾病?常莎认为,双方的协议只要不违反《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不违背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第三人利益,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不违反公序良俗,则应 认定合同有效 。
但常莎律师提醒,受雇方作为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当对自己的能力做出理性的判断,如果明知自己不能喝却仍替人喝酒,则应当认为是一种自甘风险的行为。作为雇用方,如果不存在侵权行为,则不应当承担相关的法律风险。
也有律师表示:代喝作为一个新兴的商业模式,目前没有现成的法规约束。而且只需要一个手机号就能注册,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平台的经营者需要设立监管措施,规避风险。
最新权威研究
喝酒会破坏DNA致癌!
近期,著名医学杂志《自然》刊登了一篇重磅论文!剑桥大学科学家通过动物模型,发现酒精和其代谢产物乙醛会对造血干细胞造成显著影响。
这一结论乍看之下高深得很。但无外乎论证一事儿—— 喝酒会致癌 !
通过小鼠试验研究人员发现,小鼠体内无法得到及时降解的乙醛让DNA变得不稳定。
在酒精的作用下,DNA的不稳定性、染色体在形态上的异常,都越发严重起来。 这些结果也有力地证明,在缺乏乙醛降解能力,且DNA交联修复受影响的动物体内,酒精和其代谢产物能对DNA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研究人员发现,造血干细胞在受损DNA的影响下,活性出现了显著降低。 用研究人员的话说,这些“造血干细胞在功能上严重受损,并和衰老的造血干细胞有着类似的特点”。“干细胞的DNA损伤会导致一些癌症发生,”该研究通讯作者Patel教授说道:“尽管一些损伤是随机产生的,我们的研究表明喝酒能增加损伤的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有5.4亿人的体内原本就带着突变,无法顺利清除乙醛。 亚洲人在这5.4亿人中占了不少—— 我们身边许多人喝酒会脸红,就是乙醛代谢能力不足的表现。 这些喝酒上脸的朋友,也更容易在酒精代谢产物乙醛的影响下,出现DNA损伤,导致血液疾病,甚至是癌症。
喝酒应适量,
身体最重要!
本文链接: http://www.yixieshi.com/104073.html (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