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吐槽微信海外版:与国际趋势脱轨,不考虑外国人习惯
大概一个月前,我正在纽约拜访一位对技术很在行的朋友。作为一个地道的“尝鲜者”,从照明到空调乃至于洗碗机,他的整个家都是用Amazon Echo语音控制的。对于消费级技术,几乎每一个趋势他都有深刻的见解,而他的工作是专门给一家快速成长的技术初创企业优化用户体验。
几年前在北京见面后,我们就一直保持朋友关系,当时他是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中文。此后他回到了美国,我们主要是靠微信保持联络,可如果由他选的话,我们也许会用不同的聊天应用。
他向我解释说:“App设计工作做得越多,微信就越让我感到不爽,因为我总会留意到越来越多的瑕疵。尤其考虑到它的用户数之多,他们真的应该提供比现在更好的用户体验。”
的确,他不是唯一一个使用微信有麻烦的人,并且有情况表明,这款App未能吸引那些不跟中国人经常沟通的外国人。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中国的人来说,使用微信已经很自然了,往往注意不到其中的一些瑕疵,就像鱼意识不到自己在水中游泳一样。以下列举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也许可以为微信在中国市场以外举步维艰提供一些洞察:
本地存储
微信的所有消息都是存储在设备本地的。这意味着,当你购买新手机或者在新设备登录微信时,你以前的消息必须手动转移过去,而不是可以通过云端全部访问到。大多数人都经历过相关的烦恼,而如果你的手机丢了或者被盗的话,所有数据都会丢失,这就很危险了。微信声称这是出于隐私的考虑,但这又让我提出了第二个问题……
安全、隐私以及透明度
跟很多其他的聊天应用不一样,微信并不提供端到端加密(e2ee)相反,他们采用的是加密传输,也就是说用户与微信服务器之间的消息是加密的。使用e2ee加密的时候,消息从离开发送方设备那一刻起到抵达接收方设备时都是乱码,只有接收方的设备拥有解密消息的数字“密钥”。对于像微信这样不使用e2ee的聊天应用来说,第二个“密钥”是放在公司服务器上面的,这样他们就能解密使用其平台的消息。虽说甚至e2ee也不是100%的无法破解,但不用的话就会多一个隐患点,可能令消息的安全性受损。密钥越多,别人攻击的手段就越多。
多设备的不便
对大多数人来说,用计算机键盘敲字比用手机输入方便得多,所以如果有的选的话,我们很多都愿意用PC端微信。然而,跟很多其他聊天应用不一样的是,微信并没有为此提供很好的便利。登录桌面版微信时,你需要扫描计算机屏幕的二维码来访问自己的账号,也就是至少要得到手机的授权。这一点相当麻烦。此外,如果你想从桌面版微信拷贝粘贴东西到手机微信,你会遇到字符数限制。
本地化
特定功能出了中国之后就缺乏支持,这一点无可厚非,但在微信界面的大部分地方,他们似乎干脆直接无视外国人的需求,这就不太对了。更糟的是,当他们试图在这方面做一点改进,比如支持国际信用卡时,他们添加的界面元素完全是不合适的:
尽管很多中国人户用自己的名字注册公众号以便发布内容给订阅的粉丝,但这要求要有一个中国的身份证号,因此非中国公民是无法注册个人公众号的。外企可以通过提供合适的资料开设企业公众号,但即便是这种情况,也不是所有的账号都一视同仁。中国的公众号可以提供给中国和非中国用户看,但外国公众号却只能给非中国用户看,所以绝大部分的微信用户都是看不到的。
除此以外,支持微信的生态体系只是在中国境内生效,所以大部分在海外都没法用。中国以外的零售商没几家是接受微信支付的,而像摩拜单车、Ofo、大众点评这样跟微信无缝连接的App在海外还没有很强的存在感。在中国以外使用微信,就像是把一条鲨鱼丢进丛林:根本就没有它可以生存的环境。
其他一些麻烦
推送通知
微信似乎只在App打开的时候给新消息提供推送通知,这不像Facebook messenger这样的app,只要你收到消息就会提醒,而不管app是否打开。
这意味着如果你好几天不打开微信或者手机重启的话,推送通知就不能可靠发出。对于在中国的那些经常查看微信的人来说,这算不上大问题。然而,对于那些把微信当作第二或者第三选择的人(比如大多数外国微信用户)来说,这可能会意味着有好几天都没意识到自己收到了消息。这一点在很多手机上是可以通过调整通知设置来改变的,但不是所有的用户都意识到或者想到做的事情。对用户友好的功能是不会这样的。
缺乏“关注”与“朋友”之别的选项
针对喜欢利用社交媒体来接触自己并不认识的粉丝的知名人物或者公众人物,Facebook和LinkedIn提供了“liking(点赞)”与“following(关注)”之别,以及“friending(加好友)”与“connecting(建立联系)”之别。微信不提供这个,但有些人喜欢关注自己不认识的人,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要么得获得对方同意才能加对方微信,要么就得用微博这个用户数和使用频率更低的平台。
5000朋友数限制
对于那些喜欢把微信当作更公共的平台使用的人来说,其好友人数规模被限制在5000以内,这妨碍了个人账号的覆盖率。其实,微信可以推出收费增加人数上限的方案,可以顺便赚一笔钱,但不知为啥他们并不提供这一选项。
缺乏嵌入式视频
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Facebook和Twitter已经支持把视频嵌入到新闻流里面,这可以让用户滚动的时候观看视频而不用点击连接去独立网站上看。这已经成为目前国外媒体机构朝着视频方向转型的催化剂。但目前为止,海外的这种转变速度似乎尚未在中国出现,这有可能是因为微信并不允许视频轻易地嵌入进去并在“朋友圈”分享。
结语
不要误会我的意思:在中国,微信功能之广泛绝对是令人难以置信的。这款App已经在短短几年内变革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作为在中国生活的一份子,我在手机上使用微信的频率比其他应用都高。然而,审视他们海外扩张遭遇的问题,可以聚焦到包括其他中国互联网公司进行全球化时面临的大趋势:首先,中国与世界其他地方的互联网生态体系存在很大差别;其次,对于在大众生活中扮演如此亲密角色的App来说,全球市场对它有着不同的文化期待。
本文链接: http://www.yixieshi.com/96467.html (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