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普系统化管理模式观望互金行业发展新态势
互联网金融行业较传统金融行业——独具优势
传统金融机构具有资金、资本、风险管理、客户与网点方面的显著优势。互联网金融企业则具有获客渠道不同,客户体验好,业务推广快,边际成本低,规模效益显著等优势。如某平台线上推出的出借产品,以其独具的高回报、低门槛、高风控等特点引起强烈反响,不少媒体进行转载,一时间平台内部咨询量猛涨。同时平台对线上申请也作出了积极优化。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在与用户的互动方面效率是远远高于传统金融的。
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立足之根本——普惠于民
毋容置疑的一点就是互联网金融P2P网贷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从根本意义上真正做到普惠金融、普惠于民。也正是由于互联网金融行业较传统银行有着不可媲美的惠民优势,所以互联网金融未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不言而喻。同时乘借在我国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东风,不仅牵动整个金融产业的发展,也给互联网金融发展带来莫大的信心。
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合规目标——资金银行存管
互联网金融行业吸引出借者的优势之一是比其他传统出借产品较高的收益率,但是资金安全确是大家首要担心的问题之前就有消息显示,银监会相关部门已经开始与银行讨论制定P2P资金存管的具体操作细则。而在2016年召开的两会上,关于P2P行业讨论的重点问题也涉及到资金安全,因此,2016年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重大合规目标之一就是银行资金存管,P2P资金银行存管或成定局。
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刚需——系统化管理
不可否认由于“互联网金融”概念出现的时间太短,互联网金融缺乏相对应的管理对策以及系统化管理模式,以P2P为例,P2P网贷准入门槛低且缺乏管理,乱象丛生,不少网贷平台先后曝出“倒闭跑路”事件。而究其根本原因,除了将日渐完善的行业政策置若罔闻、违背p2p行业惠民初衷之外更主要的是不具备系统化的管理模式。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平台不仅要具备强大的风险控制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及资金实力,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具备全方位系统化管理模式!
从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人大会议上提出大力发展异军突起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开始到国家出台严密完善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不难看出“优胜劣汰,优扶劣汰,严控风险”将是2016年的监管新主张,这让我们看到了政府对集中整治“伪互联网金融”,促进良莠不齐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长久发展的决心。
互联网金融行业未来发展——趋向态势
第一、服务走向“场景化”。
目前,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人,互联网金融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这些在传统金融机构无法享受金融服务的主体解决资金需求,并在推进普惠金融的道路上发挥积极作用。
第二、移动端市场前景广阔。
伴随移动互联网与金融的深入结合,移动金融产品越发丰富。相较于PC端,移动端更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这一趋势不仅使得原来的传统金融机构也纷纷推出自己的服务移动端,也让各互联网金融平台都开始大幅向移动端渗透,满足用户碎片化时间的出借需求,通过手机移动端来进行金融活动,让用户随时随地享受金融服务。
第三、移动互联网金融大众化。
互联网金融平台为满足用户对于资金出借、资金的多元化需求而提供的多样化创新产品,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资金出借的群体范围。
第四、业务模式小额化、分散化。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明康也曾表示,互联网金融只有做小、做分散、做简单产品才能活下来。从风险控制层面考虑,业务模式小额化、分散化将是控制行业风险的主要措施;此外,互联网金融平台作为信息中介,它的定位已经决定行业本身并不适合大额融资撮合交易,且对平台本身而言,也并不具备发展大额融资的先天优势。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小额化、分散化将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