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如何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现在的科技人士喜欢发现蓝海,更喜欢用文字把一些刚出来的行业涂上颜色颜料,真真假假的蓝海面积加起来快赶得上一个印度洋了,比如打车软件是蓝海,可穿戴设备是蓝海,K12在线教育是蓝海,安全手机是蓝海…外国专家的预言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股市,著名的莫博士评测报告常常能影响一款手机的销量,以及华尔街对这家企业的态度;国内专家的观点因发表门槛较低,很难刺激股市,充其量刺激点击排行榜,毕竟,我们的科技媒体离真相比较远,也少人有人潜心做研究,以至于,我们要付出双倍的精力去阅读,一面吸收新的知识,一面还要付出精力,去分辨真相。

但国外和国内的专家之于蓝海的看法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纸面上的蓝海成形率都非常低,99%的蓝海行业都会因技术、市场、商业模式、政策监管等因素停留在科技媒体的“头版头条”上,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宿命吧!

   无人机如何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随着无人机相关应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科技人士认为无人机将会是机器人领域的下一块蓝海,从Google亚马逊,从DHL到顺丰物流,从美国加州小镇到中国河北农村,无不在热炒着人机概念,而在影视航拍、自动喷洒农药,以及物流投递等行业的应用,则让这个本就虚拟的概念变得真实、具体。这种转化先是吸引了大批的投资者纷纷砸钱,准备弄个抢跑优势,同时,也吸引了监管部门,他们首先要保护现有的民航体系不受到破坏,更重要的是,不能威胁到“有人机”的安全以及现有稳定的职业链条。

也就是说,无人机想要飞得更高,不单单要解决相关的技术难题,更要解决好人性问题,而这也是任何机器人行业必须要面对的课题。

   无人机,一个红彤彤的朝阳行业

其实,无人机的概念之所以快速升温,除却资本的密集涌入和琳琅满目的研究成果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潜在的无人机需求太明显了,这些需求连普通消费者都能想得明白,就更不要说那些每天研究市场的专业人士了:

首先,无人机最广泛的应用来自于农业,或许,随着这个行业的发展,未来的农活都会交给无人飞机,中国文人再也吟不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样伟大的诗句,而新一代农民的裤腿上甚至再也沾不上泥土了。无人机之于农业上最初级的应用无非是自动喷洒农药,自动化播种,以及驱赶麻雀,这些应用连河北的农村都搞定了,但这远非全部研发成果。法国一位农场主拥有一片210公顷的农场,他给自家的无人机配备了多组镜头,从9个角度拍摄了农场的红外、近红外和可见光照片,这些照片会作为基础数据上传到服务器,让专业的人士对对叶绿素含量以及生物量水平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最佳的施肥时机和用量,大大地改善了农场的施肥效率,这不单会从施肥本身上提高经济效益,也会改善因过度施肥带来的环境污染从而提高粮食产量,法国农场主保守估计无人机会帮助其每公顷创收100美元。而无人机在中国农业上的应用,则另有一层好处,他能帮助农民工兄弟,农民大学生体面地回到农村,其实,那里更需要专业知识和专业人才,也只有这样,那些留守村庄里荒芜已久的田地才会重新焕发生机,才能喂饱城市人和农村人自己的胃。

  其次,无人机也广泛应用于航空拍摄、地图测绘等领域。电影中,那些让人拍案叫绝的镜头,那些真实火山爆发的图片,还有,动物世界里唯 美的 画面都是借助于无人机进行拍摄的,可以说,航拍是无人机最早的应用之一。另外,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无人机在测绘领域的应用也日益频繁,更加准确的同时,又能节约成本,一家加拿大企业测量安大略的垃圾清理场时,租用无人机只花费了7000美元,比之前的人工测量成本便宜了将近50%,而无人机之于测绘专业更大的好处在于,它能去到任何艰苦的环境中,包括月球和火星。

现在,业界已普遍达成共识,机器人存在的价值除了完成一些人类无法完成的工作,更重要的使命是帮助人类从繁重、枯燥、单调、重复、危险等任何不爽的工作环境中解脱出来。无人机作为机器人的一个分支,自然也要踏踏实实地完成这个使命。

国庆节期间,我们常看到一些清洁工爬到华山峭壁上去清扫游客随手乱扔的垃圾,一些年度最美图片展中也常见中国工人孤独地爬到十几米的烟囱上去,做着全世界最危险的工作,他们或许真不需要登上封面杂志,或者接受莫须有的赞颂,他们只是想着遥控无人机,让这些不怕死又无儿无女的机器人去干这些事儿。恰巧,这也是无人机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在一些可见的研究成果中,无人机可让员工免于高空作业的繁琐和危险,帮人类完成线路检查、垃圾清扫(自动吹风,把垃圾吹走)以及粉刷墙壁等工作,大大降低了自然人的危险系数。

此外,快递哥也是亟待无人机拯救的一个群体。双十一期间,传说快递哥们能月入万元,但笔者有几个搞快递的朋友,经常抱怨快递人员不容易招聘,给钱都没人做,“月入万元”只是一个极致完美的状态,能达到这个收入水平的人,不但要有良好的体力、耐力,还要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奉献精神,弄不好就得直接捐躯了…现在,最痴迷无人机概念的企业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电商和物流企业,例如亚马逊、DHL以及国内的顺丰物流等等。前不久,德国一种使用六旋翼无人机成功地把消费者订购的图书送到目的地,虽然比传统卡车和快递电动车成本要高出许多,但这架无人机却有着更快的速度,以及快递哥全部的优秀素质,它的飞行时速达到80公里,不必受到红绿灯的限制,最终,用空投的方式完成了运送,据研发人员介绍,它未来会继续帮助快递人员配送早餐、新鲜蔬菜以及任何有时限性要求的物品。

   监管人性,无人机如何飞得更高?

毫无疑问,无人机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几乎能渗透到人类全部的基础生活领域,巨大的市场需求决定了无人机的下限,这个行业一定会飞起来,但相关的技术发展、商业模式、政策支持则决定了无人机的上限,事实上,每解决一个问题,无人机就能飞得更高一些:

技术问题是所有科技领域面临的第一个考验,也是一个行业真正的脊梁,过不了技术关,那些所谓的商业模式以及政策支持都是扯淡。

  而现在的普通无人机可以把售价控制在1000美元以下,之所以能有大幅度下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相关技术的成熟。例如,最流行的智能手机元件成为无人机的必备材料,包括陀螺仪、加速计、无线传输、信号处理器和GPS模块等等,这些都不是新兴技术,相关的供应商也非常成熟,供不应求的市场状态导致了价格的不断下降。但这些相对成熟的技术只是基础框架,要想制造出一个优秀的无人机,依旧需要更多先进的技术做支撑,比如防碰撞技术,更精准的GPS定位系统,更成熟的 大数据 处理技术以及更先进的材料科技等等。这些技术不仅决定这无人机的成本,也决定着这个行业的发展进程。

另外,任何新兴科技的发展都要摆平人性和利益集团的阻力。众所周知,无人机会取代人类一些繁重的劳动,而且成本更低,据国际无人飞行协会估算,无人机产业可以给美国带来七万个就业岗位以及130亿美元的经济贡献,虽然他们还没有来中国估算,但肯定也少不了。可这样的数字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是好消息,那些传统的工作者会丢掉自己的饭碗,连最基本的生活都受到威胁,这也是领导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况且,世界各国也没有一套完善的无人机监控机制以及交通控制系统,也就是说现存的无人机都是“黑飞”,这种状态的背后是大量的安全隐患,比如无人机和有人机航道上的分配,如何有效避免两种机器碰撞,比如无人机的泛滥会加剧人类对隐私的担忧以及为犯罪份子提供更便宜的作案条件,如果没有成熟的监管,狗仔队们或许只需租用一架无人机就更拍到任何明星房间里的私密画面,太美了,都不敢想象。

总之,无人机行业是一个红彤彤的朝阳企业,是一种革命性的工具,但要想真正安全地帮助人类改变生活需要相关单位各司其职解决好问题:科技企业负责技术,大数据、光感应统统搞定;商业人士负责整合供应链,让价格能适用于普通企业;而监管部门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以及切实可行的监管机制等各个环节的落实才能保证无人机在未来飞的更高更远。(科幻星系 康斯坦丁/文)

   无人机如何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搜狐 IT
news.zol.com/tech/ true http://news.zol.com.cn/article/361776.html report 6408 现在的科技人士喜欢发现蓝海,更喜欢用文字把一些刚出来的行业涂上颜色颜料,真真假假的蓝海面积加起来快赶得上一个印度洋了,比如打车软件是蓝海,可穿戴设备是蓝海,K12在线教育是蓝海,安全手机是蓝海…外国专家的预言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股市,著名的莫博士评测报告常常能影响一款手机的销量,以及华尔街对这家企业的态度;国内专家的观点因发表门槛较低,很难刺激股市,充其量刺激点击排行榜,毕竟,我们的科技媒体离真相比较远,也少人有人潜心做研究,以至于,我们要付出双倍的精力去阅读,一面吸收新的知识,一面还要付出精力,去分辨真相。但国外和国内的专家之于蓝海的看法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纸面上的蓝海成形率都非常低,99%的蓝海行业都会因技术、市场、商业模式、政策监管等因素停留在科技媒体的“头版头条”上,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宿命吧。随着无人机相关应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科技人士认为无人机将会是机器人领域的下一块蓝海,从Google到亚马逊,从DHL到顺丰物流,从美国加州小镇到中国河北农村,无不在热炒着人机概念,而在影视航拍、自动喷洒农药,以及物流投递等行业的应用,则让这个本就虚拟的概念变得真实、具体。

本文被转载4次

首发媒体 中关村在线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